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917章 術業有專攻

  這次融來的35億美元就不夠看了。

  慶幸的是,雲數據中心的投資不是一次性付款,可以慢慢地投資,一步步地發展。比如首都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先蓋一棟樓,投4-5個億,搭建2萬臺服務器。

  等規模做大了,服務器不夠用了,再蓋一棟樓,再投4-5個億,搭建一個2萬臺服務器的數據中心模組。

  首都這邊的雲數據中心的整體規劃是蓋8棟樓,容納8個數據模組,總共16萬臺服務器,預期投資40億元左右。

  預期會耗時5-6年。

  周不器參加了這次的技術委員會,許亮傑、沈向陽、程秉皓、王建、王小船、周峰、張一明、郭鵬飛、徐銘等技術大佬悉數出席。

  期間,討論了未來雲計算戰略的規劃,給出了一個總體方案。

  先拿首都雲計算數據中心打個樣,積累經驗。如果順利的話,明年第四季度,可以啟動第一個海外雲計算基地,去東京建立雲計算數據中心。

  再用東京的項目積累海外運營經驗,然後再籌劃著去韓國或者歐洲發展……最後才是美國。

  周不器算了算時間,以“計劃不如變化快”的理由,否決了這個提議。

  國情不同啊!

  國內蓋大樓速度很快。

  可是國外就不一樣了,尤其是歐美。國內5個月的工程,歐美地區至少得搞2年。也就是說,在國內籌建新項目,很快就可以見到成果。可是去國外搞這種基礎設施,那就有得頭疼了。要是一步步的按計劃發展,真等到開啟歐美市場的雲計算戰略……什麼都遲了。

  蓋大樓就能把人給耗死。

  特斯拉都差點被德國工廠搞死了,一個破廠房搞了好幾年都建不起來。德國還是全歐洲效率最高、基建水平最高的國家呢,都玩不轉。還好來華建廠,靠著魔都工廠救命了。

  “科學家就老老實實的做科研就好了,不要張口閉口談戰略。”

  周不器在決策委員會上做出了批評。

  因為他對技術很重視,以至於技術人員在公司內的地位很高。這不奇怪,在it公司裡,技術人員的地位都很高。

  只有技術人員有資格跟領導們拍桌子瞪眼,而不會受到處罰。

  可是,不能因為地位高就忘乎所以。

  周不器早就聽說了,技術委員會有點變形,有點越權。這次參與,果然是親眼所見。這些技術人才竟想著謀劃雲計算業務的國際化戰略了。

  如果是許亮傑、沈向陽、張一明、郭鵬飛、王小船這些人,他們是有資格的,他們是決策委員會的一員。

  可別人算怎麼回事?

  飄了吧?

  周不器沉聲道:“做技術,就要沉下心去鑽研!把所有精力都投進去!一心不可二用!集團戰略,要涉及到財務情況、人事安排、業務協調、競爭對手、政策法規、經濟形勢、大國戰略、國際局勢等等因素!技術只是最底層的環節。你們都是專家,但是術業有專攻。集團的戰略決策,當然需要技術導向,但技術發揮的作用遠遠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重要。今天我就定規矩了,技術委員會上只能討論技術,不能談戰略!有想法,向決策委員會提交報告!行了,散會!”

  ……

  晚上,華易酒會。

  一方面是《集結號》票房超過預期,慶祝一下。一方面是介於聖誕節和元旦之間,相當於過了這兩個節日。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華易要上市了。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