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166章 好萊塢的商業模式落後

  華易多做不到的事,婕妤傳媒做到了,業內第一誰與爭鋒?

  周不器覺得這個思路可行,略作思忖,高屋建瓴地說:“咱們畢竟是外人,想在好萊塢把業務做起來,並不容易。索尼用了十年,花了二三十億美元,才算是把哥倫比亞影業正常運營了。短期之內,還是以拼盤投資為主。這是資方,製片方要求著咱們,誰都不敢得罪。”

  徐百卉眼簾一挑,“你是說除了這次接盤的拼盤投資項目,以及跟漫威合作的超英大片,以後還要繼續做拼盤投資?”

  周不器道:“嗯,要做!這是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快捷方式。這次金融危機爆發,流行了很多年的拼盤投資模式估計就要停了。以後,傳奇影業和相對論傳媒都會陸續推出拼盤業務,開始向製片公司轉型了。婕妤傳媒很可能作為唯一的一家拼盤投資合作方。整個好萊塢都要把你捧在手心裡才行。時機成熟了,再做自己的電影。”

  徐百卉有點擔心,“虧了怎麼辦?”

  周不器好笑道:“虧了就虧了唄,怕什麼?大膽嘗試,去做就行了!”

  趁著這波金融危機的抄底訂單,想虧損都難!

  除非電影公司敢玩貓膩,在賬面上做文章。

  比如時代華納集團旗下有華納影業,也有許多電視網、雜誌等可以打廣告的媒體平臺。這裡就可以有關聯交易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上映的《哈利·波特5》,連續4部大賣,第5部也不可能更換主要演員。演員就拿捏住了華納,紛紛開出天價,想狠狠地宰華納一筆。

  華納沒辦法,只能咬牙認了,簽下了屈辱性的合同,給出了大量的利潤分紅,才高高興興地把電影拍完。

  如果老老實實地把合同走完,華納賺的還沒有演員們多。就有了內部操作,左手倒右手,製片費、顧問費、宣傳費、發行費、以及華納從時代華納貸款所要償還的高額利息……

  林林總總算下來,這部全球大賣10億美元票房的電影,虧本了1.67億美元。

  虧損了,就沒有利潤了,就不需要給演員們利潤分紅了。

  有了這次的教訓,演員們也就學乖了,在後續的合同中都做了大讓步,才讓這個系列的輝煌繼續了下去。

  婕妤傳媒不需要有這方面的擔心。

  這是資方,不僅不能耍花樣,還要把金主爸爸服務得妥妥帖帖才行。

  ……

  周不器乘著私人飛機回國了。

  有點匆忙。

  可對這次的美國之行真是太滿意了。

  首先,就是金融市場上的操作,真是太完美了。雖說沒有幾十上百倍的收益,但眼下的收益已經足夠亮眼了。

  紫微星賺了50多億美元,周不器的個人海外賬戶更是從3.3億美元的現金一躍變成了38.6億美元。

  接下來,就是成立家族基金,把這38.6億美元放進去,各種分散投資,保持財富的增值了。拿出2.5億美元投資facebook,借給婕妤傳媒5億美元做拼盤投資,再預留出5億美元爭取拿到漫威25%的股份。

  剩下的資金,拿出一半來就足以去英國收購一家豪門球隊了。

  很滿意!

  在好萊塢的這波拼盤版權的抄底,更是堪稱驚豔。

  花了1.5億美元,買到了二十世紀福克斯旗下的16部電影的拼盤版權,雖然只有《阿凡達》和《鼠來寶》兩部知名影片,可這就足夠了!投資佔比高達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