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600章 撞大運

  單向的,就是一個人說,其他所有人多聽。

  這就很簡單了,100人的電話會議,1個人講課,99個人聽,只需要建立99組關係連接就行了。

  可如果是雙向的,每個人都是既聽又說,是會議討論,那所需要建立的連接組就多了,是排列數中的a(100,2),4950對關係組,那數量就太多了。如果按照正常的笨方法都連接起來,工作量太大。

  這就需要新的算法邏輯了,就是基於互聯網連接的基礎協議——三次握手。

  沈向陽對此作出瞭解釋,“通過互聯網,全世界任何兩個點都可以產生連接。可這個連接不能是常備性的,需要即時性的連接請求。一方發送信號,另一方接收信號並許可,再彼此確定,才能建立連接。多人組的視頻會議協議,基本上也是這個邏輯。”

  周不器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是啊!互聯網連接著幾十億人,這麼多人都能點對點地全部連接上,開個幾百人的視頻會議而已,很容易就能做到!”

  沈向陽進一步的說明,道:“連接不難,同時連接並且速度快、信號穩定、傳輸穩定,這比較難。有競爭力的產品,不是能夠提供服務,而是要提供最好的服務。webex的成功,歸根結底是依靠著思科。”

  “不會吧?”周不器有些驚訝,“思科是07年才收購webex,可是在收購之前,webex的市場份額就已經達到了65%。”

  沈向陽搖搖頭,“在完成交易之前,思科就已經站在了webex的背後。當年,webex號稱全球最具創新性和發展潛力的科技公司,被很多公司都盯上了,思科只花費了32億美元就買下來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思科一直是webex背後提供這種多點協同連接技術的大靠山。”

  周不器皺起眉頭,不太理解,“就只能依靠思科?別的公司不行?自己研發不行?”

  沈向陽道:“我說下思科的發展史吧。80年代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互聯網。可計算機已經出現了,很多科研機構和大學裡,都有很小型的局域網。當時,斯坦福大學裡就有幾百個這種局域網。可這種感覺並不好,都是一所大學裡的學生,卻都只能在各自的小局域網裡連接,可不可以把斯坦福所有的局域網都連接起來,變成大的局域網?當時,斯坦福計算機系的一對夫妻教授,就默默研究,終於開發出來新的連接協議,並依靠這款協議組裝出了一款改變世界的設備——路由器。從此,斯坦福的所有小局域網就被連接起來了,世界上第一個校園網就誕生了。由這個路由器所成立的公司,就是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