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790章 IT基礎設施部


                 下午,到了德國的第四大城市科隆,這裡是漢莎航空的總部所在。不過,漢莎的it基礎設施部在慕尼黑,先跟漢莎的集團高層談一談。

  德國是全球第二大最有it人才吸引力的市場。

  不過,第二的德國和第一的美國不太一樣。

  美國的it產業很強大也很全面,面向的是全球市場,核心的幾個骨幹就是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雅虎等幾大巨頭,會直接面向個人用戶。

  德國不太一樣,主要面向的是歐洲市場。

  主要提供的就是信息服務。

  比如,荷蘭的某一家公司想做點人工智能或者數據挖掘方面的產品,實在缺乏中美這樣的人才優勢。

  荷蘭人只有商業上的需求,卻缺乏技術上的能力。

  這時候,就可以找德國的某一家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司合作了,從他們那裡購買外包服務。由德國的it公司提供技術支持,荷蘭的公司只需要進行一些商業上的設計、改進和整合就行了。

  德國是歐盟的核心,可不僅僅是德國的gdp水平是歐盟第一,還因為德國在科技領域制霸歐洲。

  歐洲……準確地說,是歐洲大陸的it人才,往往有主要的外流方向,一個是去硅谷,一個就是去德國。

  德國的it產業裡,外國員工的數量超過50%。尤其是一些新興的德國it公司,採用的是德語和英語的雙語制。

  周不器對歐洲大陸的很多政策、措施和社會環境都不太滿意。對普通民眾的確很好,福利很高。可是對他這樣的資本家來說,就太不友好了,各種局面太複雜了。

  相比之下,德國是最好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德關係一直很好,國內的汽車產業就是德國人幫著構建起來的,甚至思想意識都是以德國人為最高信仰。

  周不器早早就有過整體上的規劃,紫微星國際在美國市場跟美國的互聯網巨頭競爭,恐怕很難佔據上風。

  紫微星國際的核心市場應該放在歐洲,利用歐洲和美國的競爭來發展。

  歐洲的核心,應該選在德國。

  周不器已經多次來德國了,並在德國建立起了歐洲大陸的第一個紫微雲的雲數據中心,一期工程已經穩定地運行大半年了,效果比較好,至少比亞馬遜雲好。

  到了科隆,有人過來接機。

  半個小時後,在漢莎航空總部的園區門口,就看到了漢莎集團的二號人物、董事會主席兼Ceo麥亞胡伯先生。

  這已經是兩人的第二次見面了。

  對於能夠跟紫微星合作,漢莎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信任。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商業合作是相互的。漢莎是進入國內最早的外國航空集團,雖然國內的航空產業是高度的國有化,但國內的航空集團水平都太差了,嚴重依賴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