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834章 就業就是選票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商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航空公司不需要斥資幾百億美元去買飛機了,而是學習美國那一套,玩起了租賃制。

  就是航空公司從飛機中介那裡租賃飛機,給予一定的租賃費和收入分成。

  這樣一來,航空公司就從超級重資產變為輕中量級的公司了,越來越多的民營航空就出現了。然後,歐洲這邊的國營航空就開始陸陸續續地倒閉。

  其實就是航空公司和飛機租賃中介公司各取所需,是一場資本和業務的交融。

  航空公司有專業能力,飛機租賃公司有雄厚的資金。雙方一拍即合,賺了錢了按比例分成。港府的李超人就發現這是一門極好的生意,就收購過一家飛機租賃公司,弄了幾十架飛機玩這種中介的生意。

  什麼也不用幹,買一批飛機,然後租給航空公司,每年坐地分錢,穩穩地“收稅”就行了。

  靠著這套新的商業模式,民營航空和國營航空有了同臺競技的機會,國營航空就受到了嚴重的擠兌。甚至連漢莎航空這樣的超級巨無霸都頂不住了,都被民營的廉價航空擠壓得活不下去。

  周不器的先知先覺沒有覆蓋到歐洲航空業未來一些年的形勢,但他根據市場經濟原理做出來的分析,並沒有錯。

  這一次漢莎航空出售了it基礎設施部,的確緩解了短期危機,實際上就是治標不治本。

  國企競爭不過民企的本質屬性,就導致漢莎航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江河日下。要不斷地賣資產斷尾求生,需要不斷地向德國政府申請動則幾十億歐元的救濟金才行。

  周不器道:“漢莎航空想要徹底地解決市場困境,就一定要改制。我們國家曾經有個公司叫健力寶,是做飲品的,當年的市場份額比可口可樂還高,可這是一家國企。高管運作改制,卻因為涉嫌國有資產流失被拒絕了。後來沒幾年,這家公司就垮掉了。”

  麥亞胡伯深深地看他一眼,“周先生,論國企改制,我們比你們更有經驗!”

  “也對!”

  周不器哈哈一笑。

  歐洲這邊有那麼幾十年的時間裡也推崇國有制,不過後來很快就發現不對了,就開始迅速地轉向。八九十年代國內的國企改制之前,首先做的就是派出團隊來德國學習,然後請了一批德國專家回去傳授經驗。

  麥亞胡伯沉吟道:“擺在漢莎航空面前的難題不是市場競爭,也不是國有資產的流失,這些都不是關鍵。最核心的是員工,以及依靠著漢莎的龐大的產業鏈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