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973章 致富經

  這些有頭腦的資深從業者,都看到了大廠附近房源的“流量”生意。然後,他們就牢牢抓住了先入行的時代紅利,先在公司附近把房子買下來。

  然後,租給新一批入職的年輕同行。

  讓更年輕的一代來幫他們養房,等房子養出來了,年輕一代一無所獲,他們這些上一代的互聯網人坐擁幾套黃金地段的房產,就可以安心退休了,日子過得比在大廠裡當高管還瀟灑。

  甚至還有裡應外合的勾當。

  比如一個互聯公司裡的資深員工,跟hr合作。在招聘新人的時候,通過hr施加壓力,讓新人員工儘快入職,製造緊迫感。

  這個時候,老員工出來表示可以幫忙介紹房源,新人員工就花著高價住進去了,還會感恩戴德。

  把源源不斷的“後浪”看作流量,通過流量獲取租金養房,是“前浪”們心中除股權、年終獎外,另一個公認最接近財富自由的致富經。

  由此就可以看出這裡邊的一些玄機。

  很多核心地段的房產,其實都是互聯網前浪們買的,目的是出租給後浪,讓他們幫忙養房。

  他們是把房子當成投資,而不是住所。

  如果互聯網行業衰落了,公司不擴招了,新增流量消失了,投資效應就沒了。如果公司不僅不擴招,還開始裁員了,那就更嚴重了,這就意味著存量流量都減少了,房子就都空著,租不出去了。

  前浪們不僅不再買房了,還會春江水暖鴨先知地開啟賣房大潮。

  大量核心地段的房源砸進市場裡都無人接盤,就會引起恐慌,邊緣地段的房子就更賣不出去了,就會引起房地產市場的崩盤。

  周不器前世就從事過地產生意,他對這裡邊的理解要比郭丹、寧露深刻多了。

  這是一個社會各界一起出手從年輕人身上壓榨所有所需要的一切的時代,可不僅僅是二房東和房產中介那麼表面化。

  “這件事暫且擱置,等從國外出差回來再說吧!”周不器見寧露還想說些什麼,就打斷了她,“對了,那個李舒若是怎麼回事?”

  “哦,她給你寫了一張紙條。”

  寧露從自己的文件夾裡,拿過了一張摺疊的藍色便籤的紙條。

  “寫的什麼?”

  周不器從孫莞然那裡,已經知道這個李舒若是什麼意思了,就是不知道她會在紙條上寫些什麼。

  挺好奇的。

  去英國出差的名額只有一個,新來的這9個秘書裡,就只有這麼一個大三實習生給大老闆傳了一張紙條,這膽子可真不小。

  寧露把紙條遞過來,“你自己看吧。”

  周不器打開一看。

  嗬!

  果然很大膽!

  一共兩行。

  “老闆,我是處女,我想長大。”

  “申請人:李舒若。”

  周不器眼珠子差點掉在地上,很驚訝,“這麼猛?你教的?”

  “怎麼可能?”寧露輕輕搖頭,“我也挺意外的。”

  周不器問:“其他人呢?”

  寧露道:“其他人還好,有兩個私下裡問過我,想要爭取這個出差的機會,不過都挺含蓄的,都是從工作的角度出發。”

  周不器道:“本來就是工作,不管做任何一個崗位,都一定要公私分明,這是基本原則。這個李舒若啊……伱讓她過來,我跟她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