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050章 孔乙己的長衫

  但是,這兩天他一直在關注knol這款產品。

  對谷歌的理解就更深了。

  jaiku的失敗,估計跟knol的失敗差不過,就跟谷歌+以後必然會失敗,都是一樣的道理。

  谷歌的人都太優秀了。

  都是行業裡的頂級天才。

  天才都有天才病。

  這就很麻煩,有點不接地氣。

  在這方面,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做得是最好的,很多天才做出來的產品也能很接地氣,能夠面向普羅大眾。

  這就有點像孔乙己的長衫了。

  國內的行業天才,受到的制約更多,社會和生活壓力很大,讓他們的反抗性很低,讓他們穿、他們就穿,讓他們脫、他們就脫,什麼技術、產品、理想、改變世界……先混口飯吃再說吧!

  谷歌內部的輕鬆、自由、創新、技術控,這當然都是優點。可這些優點背後的缺點,就是讓這些谷歌的天才們都太驕傲了,太自以為是了,脫不下高行業一等的“長衫”。

  他們要做有技術含量的產品;他們要做有逼格的產品;他們要做有追求、有社會價值,能夠改變世界的產品……

  這當然是好的。

  可時間長了就不接地氣了,就跟絕大多數的網民絕緣了。在小眾範圍內,谷歌的產品獨霸天下,無人能及,可就是用戶規模太小,怎麼也發展不起來。

  knol就是一款典型的逼格太高、想法太多的產品。

  拉里·佩奇出任Ceo之後,已經陸陸續續關停了十幾款產品了,其實都是很優秀很有創造力的產品。

  可就是發展不起來。

  孔乙己不脫掉長衫,就很難融入到普通群眾之中。

  在印度人桑達爾·皮查伊出任谷歌的大老闆之前,谷歌就一直還是在行業裡飄著的,高高在上,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周不器對此也跟陸器等人展開過討論。

  得出的想法比較一致。

  谷歌現在的產品線,是服務於技術線,而不是運營線。說白了,就是谷歌過於重視技術研發了,把技術人才看得過重了。

  這種企業文化,可以讓谷歌對技術天才有著凌駕於所有it同行的超級競爭力。只要谷歌給出了技術線offer,別的公司就別想搶人了。

  這是谷歌的優勢。

  可是在此消彼長之間,就註定讓產品線的話語權太低,運營人才都不願意往這邊來。

  像knol、jaiku這種產品,隨便幾個大學生都能做出來,哪需要什麼頂尖技術?

  做這種產品,核心是運營。

  技術好不好,作用微乎其微,主要是看誰的運營團隊強大。可谷歌把產品脫穎而出的希望都放在了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上,方向完全走錯了。

  包括谷歌+也是。

  上次拉里·佩奇還跟周不器顯擺呢,說是他們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研究一款“人臉識別”的算法,只要通過了隱私審查,就可以應用在谷歌+上了。

  周不器就驚呆了。

  谷歌+就是一款社交產品啊,搞這麼花裡胡哨幹什麼?技術是很強大,有個屁用啊?只能是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