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053章 股東大會

  三,金融和監管層面。

  暢遊的上市地點是納斯達克,未來也會在歐美市場紮根發展下去,這就要求暢遊要獲取當局的信任。

  如果董事裡都是中國人,對歐美的當局來說,就都是“外人”,就會容易引起他們的忌憚。萬一這些外人合夥起來,在內部搞一些貓膩怎麼辦?

  所以,董事會里一定要均衡,要有很多老外在場。這些老外在歐美當局看來是“自己人”,有了自己人在暢遊內部,他們就會更放心。

  資本市場也有這樣的邏輯,董事會里越多元化,公司內部就越不容易鐵板一塊,管理層就越不容易沆瀣一氣地擰成一團去坑害股東的利益,股票就越會被資本市場看好。

  就像加布里爾、亞歷克斯、馬特里克、凱文·辻原這些老外,他們能和周不器是一條心嗎?

  無非就是商業上的關係,一起開公司賺錢而已。

  一旦周不器想在內部搞點什麼違法亂紀的貓膩,國人、華人都是他的嫡系,可能還真會硬著頭皮跟他一起去幹一些犯罪的勾當。

  那些老外都是打工的,就很難一起去勾兌,從而去侵害用戶、股東的利益。

  這些老外,其實就充當了一定的監視作用。

  要是一家韓國或者泰國的公司,在海外市場有非常大的業務,董事會里卻都是本國人,一個老外都沒有……這就很忌諱了,就會被認為是他們心虛在內部搞貓膩,不願意受到公眾的監督,從而就會受到當局的嚴格審查、不斷針對,甚至是制裁。

  全世界的道理都差不多,國內也一樣。

  比如一開始的時候,外企必須合資,必須要國人參與進去才行,就是希望用自己人來盯住外企;又比如後來要派黨委進入民企,從而對企業家們進行一些培訓,用指示精神來引導他們做生意。

  周不器做生意,從不搞那些亂七八糟、違法亂紀的勾當,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國內如此,國外也是如此。

  光明正大地賺錢,他就已經能賺出幾座金山來了,還至於玩那些上不了檯面的勾當?

  他很坦然、很乾淨,所以就一點不心虛,可以大大方方地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在股東大會上,周不器順利當選了暢遊新一任的董事會主席。

  然後,他以董事長的身份,提名邀請奈飛的Ceo裡德·哈斯廷斯,婕妤傳媒的總裁徐百卉和spotify的Ceo丹尼爾·艾克擔任公司的獨立董事。

  圍繞著周不器的新的組織架構,就算是完成了頂層設計。

  ……

  所謂的股東大會,其實沒多少人,到場的股東代表一共也才27個,其中一多半都是外國人。很多股東根本就沒來,來的股東心裡也都明鏡似的。

  暢遊的股東大會上基本就是一言堂,就是過來做個見證、走個形式,提幾句建議而已,手裡根本沒有真正的決策權。

  紫微星和搜狐已經掌握了暢遊的多數股權,都不用採用AB股的模式。

  不過,大家對新上任的這位年輕的董事長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