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144章 層層扒皮的渠道商

  要知道,後世的國內市場,因為30%的蘋果稅讓很多手機廠商眼紅,酷派、金立、聯想、華為、oppo、魅族、vivo等手機廠商就合作,搞了一個基於安卓系統的“硬核聯盟”。

  所有通過“硬核聯盟”手機的遊戲消費,手機方一律抽稅50%,比蘋果稅還高20個點。

  企鵝一度還想鬧事掙扎,不想支付。

  後來發現根本搞不過他們,被一頓狂噴不愛國,也就默認了50%的抽成。

  可是陳東說的這也太邪乎了。

  最低50%,有的遊戲佣金竟然還達到了75%!

  陳東道:“國情不一樣,日本這邊的渠道成本太高。過去的遊戲銷售,都是賣遊戲卡、賣遊戲光盤,遊戲廠商要找廠家把遊戲卡、遊戲光盤給生產出來,然後賣給一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賣給百貨商場或者二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賣給一些小型的店鋪……到了一些小鎮,那都是三級、四級的供應商了。每一個渠道都要維持就業不能裁,還要有利潤產生。其實這些都是從遊戲廠商身上吸血。”

  “現在也沒變化?”

  周不器對這一套其實不奇怪,因為歐美的遊戲產業早些年也是這種模式。

  不過,這種模式的渠道成本實在太高了,每一個環節賺到的錢,其實都是屬於遊戲的產出。所以歐美那邊就逐漸進行了產業鏈的縮短,以及垂直化運營。

  遊戲廠商通過一系列的產業調整,去掉了很多沒必要的中間渠道,把原本屬於中間渠道的那部分利潤逐漸地收了回來。

  這是全產業的大形勢。

  不僅是遊戲行業,所有行業都一樣。

  比如曼聯商店,以前是授權店,是找第三方店鋪合作,現在更多的是開直營店了;包括迪士尼商店、蘋果零售店,都是取締中間的渠道商,由廠家直營。

  陳東搖搖頭,“沒什麼變化,日本的社會結構比較僵化。他們更追求的是穩定,除非萬不得已了,要不就不要變。遊戲產業下游這麼複雜的渠道體系,雖然吃掉了遊戲廠商太多的利潤,一張遊戲盤5000日元,可能3000日元都落在了各級中間商那裡,遊戲廠商只能拿到2000日元。可是這套體系已經運轉30年了,很多都是父輩間的合作,維繫到了兒子這一代。哪能說斷就斷?只要能維繫,能苦苦支撐住,就不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