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158章 天下為公人為私

  “好!說得好!”

  麥飛雪想鼓掌,發現別人都在大眼瞪小眼,她就不敢出聲了,兩隻小手做出鼓掌的姿態,卻一點掌聲都沒有。

  周不器點了點頭,“大體上說得挺對,就有一個關鍵點需要補充。人處在不同的層次,就會有不一樣的追求。吸引互聯網人才,給錢給股份這是應該的,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互聯網是造夢。在造夢的過程中,不應該是讓人幫我造夢,而是邀請別人過來我們一起造夢。”

  “合夥人!”

  趙李牧歌脫口而出,一下就點出了主題。

  古贊麗不想當個啞巴,這樣的場合總得抓住機會表現自己,就很討巧地說:“老闆,就像您當初創業一樣唄?有些事,其實你一個人都能搞定,但是你不去做,去找別人來一起做,這就是合夥人。”

  周不器笑呵呵,“差不多。”

  這就不方便跟這些花瓶性質更多的小秘書們說了。

  這裡其實還有一個人才的培養過程。

  人都是一點點成長起來的,當年的郭鵬飛、孟厚坤、薛寶珊、甄妤、徐百卉、陳東那些人,都是各大高校裡的風雲人物,都是佼佼者。

  可是,他們終究只是一個沒出校門的大學生,能有多少水平?

  以當時周不器對這些人碾壓級的認知優勢,他完全可以把所有人都給震懾住,一股都不給他們分,給點工資就打發了。

  就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跟著自己一起創業。

  論忽悠人的本事,周不器一點不差。

  可是,這麼幹不可能長遠。

  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功。

  如果不給他們股份,不給他們一個合夥人的身份,他們就會始終處於打工人的身份……而一旦侷限在了打工人的身份上,這個人的能力、層次和視角就固化了,就會自我封閉似地把自己的上升之路給堵死了。

  這就太可惜了。

  他們都是各所高校裡的風雲人物,都是同齡人中最出類拔萃的,他們本應該有更大的展現自身才華的舞臺。

  就跟教育小孩子一樣。

  你說他腦子笨,他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牴觸心理,就不喜歡學習了;你越是鼓勵他多麼多麼聰明,他就越會喜歡知識帶來的成就感,就越是會熱愛學習。

  周不器當年對待郭鵬飛、孟厚坤、徐百卉這些人的方式,就是給他們打通了上升的通道。他給的不是股份和合夥人的身份,而是一種鼓勵、一種責任。

  每一個人都以創業者自居,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不斷地提高自己,才有了今天每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面的能力。

  要是當年周不器很小氣,一點股份都不給他們分,那就完蛋了。

  “十校創業聯盟”的這些人就不可能有這麼快的成長和能力上的提升,接下來所導致的就是“紫微星系”的產業版圖也不可能會像今天這麼恢弘壯闊。

  這就跟當年給生產隊幹活,年年吃不飽;包產到戶之後,年年大豐收,是一個道理。

  人還是那些人。

  但人心變了。

  給生產隊幹活,一身的力氣連50%都使不出來;包產到戶後是給自己種田,能使出200%的力氣。

  類似的道理,周不器此前從沒跟他們講過。

  其實也不需要講。

  今時今地,他們也都當老闆了,也都要培養手下找合夥人了……也就明白了當年周老大的一些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