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218章 藝術氣息


                 百老匯大街這邊有幾十家劇院,以百老匯劇院、帝國劇院為中心,構成了這一片的藝術區,籠統地來講,每一家劇院都可以叫做百老匯劇院。

  來曼哈頓旅遊,超過60%的遊客都要來這裡看戲。

  很多知名的好萊塢電影,其實也是從百老匯的戲劇中改編過去的,比如斬獲無數奧斯卡大獎的《芝加哥》。

  這是表演行業裡最高的藝術形式,比好萊塢電影還高。

  畢竟看戲的門檻太高。

  普通人別說買不起票,買得起也看不懂。

  別說普通人了,周不器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在國內的時候,從來就沒看過任何傳統的戲劇表演。

  再看看百老匯這邊……

  就實在汗顏。

  自己還天天諷刺美國這邊沒文化、沒底蘊呢,可人家都在積極地去欣賞這種高級的藝術形式……國內的崑曲、京劇、越劇什麼的都快活不下去了,新火起來的都是德雲社、開心麻花這種淺薄的逗樂子的團體。

  周不器就決定了。

  他都買票來莎劇了,就沒有任何理由不去看自家的崑曲!

  能不能看懂且不說。

  人家都來美國演出了,總要去支持一下。

  看看日期,排在三天後。

  周不器跟寧露一起,很低調地進入了劇院裡。票是唐·馬特里克買的,位置比較好,在第六排。既不會離得太遠,也不會因為太靠前也需要持續地仰脖子。

  見到了馬特里克的太太和他的女兒,就去握手致意。

  等待開幕的時候,寧露就小聲地說:“《青春版牡丹亭》,你沒看過嗎?”

  “沒啊……”周不器瞥她一眼,“幹啥?你看過?”

  寧露輕輕頷首,“嗯,看過。”

  “真的假的?”周不器就有些吃驚,“你在哪看的?”

  寧露吃吃一笑,“大二的時候呀,在學校裡。”

  “學校?”周不器就撇了撇嘴,“大學生藝術團表演的啊?那成啥了?那是崑曲啊,得是童子功才行,哪是隨便一個大學生就能上臺表演的。”

  寧露輕聲道:“不是大學裡的藝術團,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團隊,就是剛才海報上的那些演員。”

  周不器就很吃驚,“原班人馬?”

  寧露道:“對呀,就是他們。崑曲不是都沒什麼人聽了嘛,他們就走進校園了,免費給大學生表演,來推廣一下。”

  周不器也不是完全地愣頭青,點了點頭,“嗯,崑曲的欣賞門檻太高了。京劇裡都是大白話,崑曲裡都是文言文。別說大學生了,差一點的大學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