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262章 資源分配


                 《復仇者聯盟》太火爆了,風靡全球。國內更是如此,公映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創下了國內票房收入的紀錄了。

  電影市場已經徹底復甦,信號已經很明顯了。

  不過,就是有些人看不出來。

  甚至還抓著萬達收購A/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這下就讓周不器頭大了。

  這位專家上來就以一種指點江山的姿態說起了兼併購,還以萬達收購AmC院線為切入點——

  “國內的企業在收購過程中總會表現出激進的財務風格,這都是共性了。萬達收購AmC院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AmC院線的盈利能力不強,去年虧損了將近1億美元。萬達採用了幾乎100%的高槓杆收購,一旦收購以後達不到預計的協同效應,勢必會累及萬達其他的經營業務。”

  “中國企業之所以青睞激進財務風格,有著很多原因。”

  “從歷史看,過去20年來,得益於國內經濟的快速迅猛增長,利用高槓杆,財務激進的企業,若能準確抓住市場機遇,常能四兩撥千斤,取得了異乎尋常的回報,得到跨越式發展。”

  “一些房地產企業在發展早期幾乎都通過極端激進的財務手段獲得成功,迅速做大做強的。這類成功在不知不覺中麻痺了一些企業家的風險神經,使他們沉醉於多快好省的發展模式之中。一些企業家在嚐到甜頭後,信心爆棚,時不時要顯示一下力拔千鈞,氣吞山河的雄心。”

  “唉!殊不知,激進財務手法的成功,源於之前的海內外的宏觀經濟環境,以及行業的發展空間,而眼下世界經濟週期正在發生變化,外部條件早已劇變,所謂時移世易,焉能再沉醉於當年的模式中?這樣太危險了!”

  專家果然是專家,說起來頭頭是道,關鍵用詞還文縐縐的。

  這還沒完,還接著長篇大論。

  “這種激進的財務風格的普遍化,也有一些文化上的根源。”

  “長期以來,我們崇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在很多價值評判體系中,都是以數據來論英雄。

  “在這種風氣下,為了追求漂亮數字,企業家總有一種想把企業規模迅速做大的衝動。諸如‘5年時間躋身世界500強’,或者‘利用三五年時間,打造100個資產上億的企業’之類的口號。這些年來國人見得太多了,前者往往被刷在企業高牆上,

  “在這些口號和價值評判標準的引領下,企業就不可避免地受短期利益的驅動,偏激手段佔據上風,以求快速達到目標。”

  “我們國家的企業通常歷史都不久,多數企業缺乏公司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缺失科學決策程序,更沒有量化決策能力,判斷、管理和規避風險的能力都非常薄弱。尤其在民營企業中,盛行家長式作風。在內控失效的情況下,激進,乃至冒進的財務作風普遍化,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