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330章 電商的流量

  對歐美國家的那些政要來說,這就是選票,就越發地至關重要。

  劉強棟對老馬沒什麼好印象,很不客氣地說:“對那些中小賣家來說,如果可以選,他們肯定不希望這種第三方監管賬戶的存在。就算可以依靠貸款去解決一些現金流緊張的問題,可貸款的利息也不低,這又是一筆額外的金融性成本。本來利潤就很有限,又要額外支付一筆10%的利息,還能賺幾個錢?利潤不都被平臺抽走了?”

  陳東笑著說:“總歸都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那些發達國家都建立起了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可以依靠著社會信用體系去進行點對點的支付。國內在這方面一片空白,馬老闆能依靠著電商,靠著這麼多商業模式的創新把國家缺失的信用體系給建立起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咱們不討論金融。”周不器擺了擺手,“就說信用體系,點對點的交易也有隱患。新興的跨境電商行業,很多國內的跨境電商團隊去國外騙錢,就是依靠著沒有第三方監管賬戶的優勢,可以直接從消費者那裡收錢。包括美墨那邊靠著跨境電商洗錢的團伙,也是因為缺少第三方監督。跨境電商的亂象,就來源於這種信用體系,給很多人留下了可乘之機。”

  劉強棟點了點頭,“歸根結底,還是亞馬遜、易貝這些國外的所謂電商巨頭,實力太弱,給市場裡留下了太多電商獨立站的生存空間。”

  周不器笑哈哈,“不是亞馬遜、易貝他們太弱,是你和老馬把企業做得太好了。相互競爭,相互提高。你說說,全世界有哪個電商公司,能做到像淘寶、京東這種服務的?”

  陳東失笑道:“反正京淘是做不到。”

  國內的淘寶和京東,那真是把電商服務做到極致了。這跟國內的人力成本很低有關,可以提供24小時的客服服務,還可以有免費的快速的上門快遞。

  電商,最重要的就是購物體驗。

  淘寶和京東走的是兩種不同的路線。

  後續國內出現的各種電商平臺,無外乎都是圍繞著淘寶和京東的兩種路線展開。購物的形態可以有很多種,購物體驗的模式就兩種,要麼是淘寶模式,要麼是京東模式。

  因為阿里和京東做得太好了,是國內電商行業的兩面旗幟,這就讓國內的電商產業跟歐美那些國家出現了巨大的差異化,形成了自身的風格。

  劉強棟斷言道:“國內的電商平臺,以後不會存在垂直品類。也許以後還會出現能夠跟淘寶、京東競爭的電商平臺,但這個平臺一定不是垂直類的,一定只能是全品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