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413章 物聯網

  張老總當上廠長之後,開始對海爾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

  最重要的改造就是權力結構。

  國企搞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會受到很多不懂商業的人的瞎指揮。國企改制想做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企業權力籠絡在懂商業、懂市場的人手裡,避免一些人的亂伸手。

  有的人關係硬、膽子大,直接就把國企的屬性給改變了,從100%的國企變成100%的私企,就可以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這個問題。80年代國內還沒有民企,所有的企業都是國企性質,所有在80年代創辦如今卻是民營性質的企業,無一例外都是這麼過來的。

  一點資產都不給國家留,這樣做反而是好的。以後企業的死活都是私人老闆的事了,讓一些人省去了念想,也就省去了後續的很多麻煩。

  可有一些人有情懷,不願意把國家資產都變成自己的……就只拿了一部分,30%或者50%,剩下的還歸國家所有。

  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後遺症。

  念想還在,很多人就會不死心,一旦目的沒達到,就會鬧情緒,就會把這些人批判成企業蛀蟲,說他們偷走了屬於國家的那30%或者50%的股份。

  這就很荒唐了。

  拿走了100%股權的不會受到類似的抨擊,只拿走30%或者50%股權保留了部分國企性質的反而會千夫所指。

  海爾一度就陷入過這種輿論漩渦裡,張老總就是這種不願意拿走所有國家股權的企業家。可他又要保持對企業的絕對控制權,採用的是那種交叉持股、層層遞進的有點類似於韓國財閥的股權結構,牢牢地控制了海爾帝國。

  這就讓很多人不滿了。

  明明持有海爾那麼多的股份,卻沒法把手伸進去……不說別的,你任命我當一個子公司的董事長、分公司的總經理也行啊?或者海爾的產品,你以超低價批發給我一批,讓我賺點小錢也行啊,就一點都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