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522章 不能私相授受

  硅谷都是這麼幹的。

  像微軟、谷歌、亞馬遜這些科技巨頭,背後都有著一大批的跟隨者。這些巨頭公司的創新力匱乏了,都可以要靠著外援的源源不斷的支持。

  簡單的創新,迅速的跟上抄襲過來就行了。

  複雜的項目……那就簡單粗暴,直接把對方的團隊給收購過來,化為己有。

  就像今日頭條,如果發現市面上真的出現了一款應用著今日頭條的基礎架構並且做的很快又有很大創新的類似產品,完全可以收購過來,併入到自身的團隊裡。

  對各方就都有好處。

  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從來不能劃等號。

  創新一定得是在基礎框架上的突破。

  如果自研經費都用在了重複性的基礎框架上的開發,那就會造成行業裡的過度自研,就會導致整個行業在技術創新的領域受到遏制。

  這背後就兩個因素。

  一個是開放,一個是契約。

  大公司要用開放的心態擁抱市場,小公司要對大公司有充足的信任。

  國內的互聯網行業現狀就挺糟。

  既不開放,也沒契約。

  周不器是過來人,他太知道國內的互聯網產業苦BAt久矣的嘆息,他就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紫微星走上跟BAt一樣的老路上去。

  至於開放後會不會有潛在威脅衝進來……

  這就看你是否足夠的自信了。

  國內都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也都是利大於弊。

  退一步講,就算這個策略真的把紫微星搞砸了,培養出了比紫微星更厲害的競爭對手對紫微星造成了威脅,那也無所謂,就當是為國家為行業做貢獻了。

  就像前世馬斯克收購推特後,直接就把推特所有的代碼都給開源了。也就是說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免費的開發出一款跟推特一模一樣的產品轉過頭去跟推特競爭了。

  馬斯克就有這樣的自信。

  推特搞砸了,也就區區幾百億美元,不影響他世界首富的身份。

  ……

  周不器起飛,去美國了。

  感覺這次回國,還是做了一些很有意義的事,很多都是超過商業層面的,不以個人利益為考量。

  去了美國就不一樣了。

  不賺錢,誰去啊?

  薛姨媽也跟著一起,就詢問他,“這麼急著去美國,要做什麼?”

  周不器道:“挺多的,都要搞一搞。”

  “啊?”薛姨媽微微一怔,“又看上了很多女人?”

  “啥?”

  周不器一腦門黑線。

  薛姨媽忍俊不禁,“不是搞女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