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684章 奇葩的富三代

  第二步,活得精彩。

  第三步,就是要尋找更多的利潤空間了,要降低成本。怎麼降低成本?從外國採購的那些零配件都太貴了,如果自研……成本就可以大大的降低。

  等走到了第三步,市場和股價也會逼著手機廠商必須要作出類似的大膽決策——要麼股價長期萎靡不振,要麼賭一把……去搞自研!

  這才是很多國內的科技大廠在國內科技產業基礎薄弱的現狀下普遍都選擇走的路線,也是最現實的策略。不過大部分的科技企業做到了“活得精彩”這一步的時候,就有人眼紅了,就衝出來搞事情了,很難活得精彩了。

  韓日的很多企業就偏傳統,是美國科技的成長之路……可美國都成長起來了,你再去複製美國的成長路線,你怎麼能去跟美國競爭?

  尤其是韓國,根本就沒出現過世界級的企業家,都是爺傳父、父傳子,完全沒有體系性的認識。

  金凡秀來華拜了幾次乾爹,就大為受益,回國後就威風八面了,幾年之間就成為了新晉的大財閥,個人的身家財富還超越了李在容,成為了韓國首富。

  要是金凡秀不來華,還在按照傳統科技思維,去悶著頭地搞互聯網研發……等他研發出來了什麼像樣的產品,市場早就沒他的機會了。

  現代手機本來也是一線大品牌的手機。

  可到了智能手機時代,一下就不行了,迅速地跟三星拉開了差距。

  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

  不過,眼下聽周紹寧這意思……現代方面,似乎又想有類似的思路,來影響貼牌機的製造方式了。

  周不器問道:“現代不是把手機業務的很多部門,都該關的關、該裁的裁,能賣的都賣了嗎?”

  周紹寧道:“可是現代還有合作伙伴。”

  “誰啊?”

  “sk。”

  “啥?”

  “sk集團。”周紹寧解釋了一句,“韓國的一個大財閥,整體實力不比現代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