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778章 爆炸新聞


                 第2778章爆炸新聞

  這次紫微星上市太轟動,周不器過分的耀眼了,這就要求他必須得做出一些與自身財力、身份相符的貢獻才行。

  就像地主家裡殺豬,總要分出來一些給家裡的佃戶,這才是好地主,否則這就是周扒皮,指不定背後要怎麼罵呢。

  所以周不器要祭出三板斧。

  第一板斧,就是跟上博合作,搞一個遊子歸鄉館,並且要捐贈出3000多件流失到海外的珍貴文物。

  這可是爆炸性的新聞。

  足夠的吸引眼球,足夠的有感染力,足夠的觸動人。

  相比之下,這第二板斧就有點弱了。

  周大老闆把韓國的半導體公司海力士拉到國內做投資了,據說價值幾十億美元……這跟普通人的距離太遠了,對大眾來說就很難理解,就很難表現出期待中的社會效應。

  而且,這實在缺乏話題性。

  一筆幾十億美元的投資而已,就算是新聞,也是商業新聞……而商業新聞是小眾新聞,很難在大眾層面形成傳播力。

  周不器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傳播,就是儘可能地擴大覆蓋面,讓全國人民知道他做出的巨大貢獻。

  總不能去生生的硬捧吧?

  這就有點為難。

  怎麼才能做了好事之後,能廣為人知呢?

  周不器一時之間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這天晚上,他邀請市裡的領導,還有韓國來的投資方,一起去了當地的文化宮,去欣賞“知心劇社”的崑劇《青春版牡丹亭》。

  值得一提的是,李心婉也換上了戲服,參與表演。

  這是出於商業和推廣層面的考量。

  李心婉是大眾明星、當紅小花,她來參演崑劇《青春版牡丹亭》了,就能夠引來更多年輕人的關注,以及網絡上無數大v和博主們的關注,產生了流量就會把劇社給帶動起來。

  這也不算跨界。

  她本身就是崑曲世家出身,有童子功在身,曾經是崑曲界備受期待的花旦,她去演影視劇了,一度還被認為是崑曲界的巨大損失。

  現在她迴歸戲曲,她完全有這樣的能力。

  果然,韓國人看得如痴如醉,藝術的感染力真是強,這玩意還真是能跨國界跨語言。

  交流之中才發現,原來崑曲在韓國也有一支流派。

  這要追溯到明朝。

  高麗以大明為正朔,奉大明的年號、學大明的禮儀、用大明的文字、過大明的各種節日,並且在民間的文化交流之中,處處學習大明。連韓國現在的總統府“青瓦臺”,也是大明的禮制,高麗親王是外姓王,不能用皇室專屬的黃色,宅邸只能用青瓦,所以叫青瓦臺。

  恰好,崑曲就是大明時期的“流行音樂”,也被他們學過去了。以至於現在韓國的傳統文化裡,還有這麼一支從崑曲演變過去的傳統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