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814章 人才是脊樑

  這就可以花錢買平安。

  這時,周紹寧舉手了,表示要發言,緩緩的說:“剛才周總,還有張總、李總都說了開源方案的優勢,其實在我看來,還有一個隱藏最深的優勢,就是人才優勢。愛斯達是做手機的,在技術方面很重視,也從硅谷挖來了很多技術高手。可這些技術高手,大部分都是從谷歌回來的。因為技術方向、技術流派有太多了,術業有專攻。很難有技術人才能夠通吃所有方向。蘋果不迎合開源,他們自成體系,就是一個技術孤島,就算我們挖來了蘋果的工程師,他們也未必會擅長愛斯達的體系。可是谷歌就不同了,我們都是開源方案的支持者。谷歌做的是安卓系統,愛斯達做的也是安卓系統,從谷歌挖回來人,就可以即插即用。在我看來,這才是國內it產業應該堅定不移的支持開源策略的最重要的思路。開源不是西方的,開源是全世界的,只有開源了,才能更好的推動全球化的人才流動。”

  這話一出,一下就引來了主持會議的那些人的高度重視。

  除了孟秘書長之外,還有七八位部長級高官在場。

  一下都意識到到了周紹寧這番話的意義所在。

  這次的座談會,來的都是it界的人士,要闡明開源的意義。

  可真正的目的,是讓國家的有一個更清楚更全面的認識,為的是推動國內電動車產業發展的All_in似的關於國運的大戰略!

  這一下就說到根子上了。

  國內的汽車產業始終發展不起來,原因有許許多多,其中一個很關鍵的點就是人才的缺失。那是世界頂級的汽車領域的工程師都不回來,因為汽車的技術流派也不一樣,也是術業有專攻。

  一個工程師能服務好豐田的車,未必就能適合大眾的車。

  每一家車企,都像是一個孤島。

  人才流動很弱。

  如果採用了開源方案,這就不一樣了。你用的基礎框架和我用的基礎框架是一樣的,就相當於把每一座孤島都給連接起來了,就可以促進人才的流動。

  國內的互聯網能夠迅速的發展起來,形成如今“坐二望一”的格局,最重要的就是吃到了開源的紅利。

  技術封鎖突破了。

  成本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