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軒墨 作品

第177章 刺殺

  一樣是乞求皇帝以祖宗基業為重,只是當時的自己是想要自己的父親對抗,打壓世家,給百姓一絲喘息之機,要不然,那結果必定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今情況卻是相反,他們想要聯合世家一起,將百姓的希望磨滅,想要繼續壓榨,迫害底層民眾。

  此時,仁治皇帝的腦海中彷彿出現了兩個不一樣的聲音,一個告訴他不能忘記自己登基時的初心,要給百姓希望,不能步自己父皇的後塵,要勤政愛民。

  可另一個聲音又告訴他,如今的世家太強大了,天下讀書人有差不多五六成都是世家之人,朝堂之上也有最少三分之一的世家人。

  若是真的引起世家反撲,現在的大周能扛住嗎?

  現在的他,非常理解當年的父皇是什麼樣的心情了,向世家妥協,則能夠維持大周運轉,大周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亂象。

  可是,這做法不就是飲鴆止渴嗎?

  坐視世家壯大,最後的結果不也是皇權旁落,直至最終被取代嗎?最好的例子不就是李唐王朝嗎?

  當時隋朝末年各地起義不斷,作為當時頂尖門閥的隴西李氏乘勢而起,最終奪取天下。

  仔細思考之後,仁治皇帝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到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地步了。

  當幾位王爺從皇宮中走出後不久,各大官員便得到了消息。

  如今這朝堂勢力分為幾塊,武勳之家並不想摻和這種事情,不管這新識字法推行不推行,他們都只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對外戰爭上。

  戰功才是武勳立足的根本,不管朝堂怎麼變,只要是漢人王朝,那就離不開軍事方面的主將。

  會讀書又怎麼樣?會讀書就一定會打仗嗎?馬謖的例子在那裡擺著,紙上談兵只會自取滅亡。

  而世家官員則要避免新識字法傳播,當然了,若是可以的話,他們想將新識字法掌握到自己手上。

  能夠幫助他們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在這個時代,只要掌握知識,那便是掌握話語權。

  當晚,月黑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