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二十三章 援兵齊聚


                 一千騎兵衝出城門,繞過互相扶持,踉踉蹌蹌的百姓,擺好陣勢。

  百姓前進的速度慢的讓人心焦,城頭上不斷有人呼喊加快速度,但這些百姓一路狂奔到此,實在已經精疲力盡,舉步維艱了,速度確實快不起來。而這也正是搜山的韃靼兵要的效果。

  突然之間,遠處騰起煙塵,幾乎不用等看到黑點,憑藉豐富的經驗,城頭上的瞭望兵就嘶聲高喊起來。

  “韃靼人騎兵,韃靼人騎兵!”

  黑點變成黑線,黑線變成黑色的浪潮,韃靼人的騎兵裹挾著煙塵飛快的逼近。城頭上的士兵們拼命呼喊,百姓也在連滾帶爬的衝向城裡。

  但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別說百姓,就是出城的一千騎兵,此時要回城也很難。他們必須縱馬踩踏堵在城門前的百姓們,才能衝回城裡,關上城門。

  驅趕百姓叩城門,騎兵埋伏閃電出擊,這一招韃靼人屢試不爽,而且時間點掐的十分精準。

  董暘咬著牙嘿嘿一笑,舉起大刀:“穩住陣型,等對手衝到五百步時出擊!”

  五百步,兩邊對沖時後起步的只有兩百步的距離,差不多是騎兵能將速度提到極致需要的最短距離,但他不能提前衝鋒的原因,是城牆上弓弩無法覆蓋更遠的射程。他必須保證雙方撞在一起後,城牆上的弓弩能射到後面的韃靼騎兵。

  敵軍的騎兵數量無法細算,但從煙塵來看,不會少於五千人。這一千騎兵,估計要全軍覆沒了。邊城中剩下的都是步兵,主城裡騎兵數量也不過三千,即使出城來援,加起來也做不到勢均力敵。

  何況,主城城門豈能輕開?焉知沒有更多韃靼騎兵埋伏在周圍,等著偷城?

  在韃靼騎兵還在弓弩之外的範圍時,城牆上的三門大炮先轟響了,遠遠的落入敵陣中,掀起一片血肉殘軀,讓敵騎陣型出現片刻的慌亂,但敵軍的速度並未下降,仍然迅速接近。

  然後弓弩朝天發射,劃過拋物線後一頭從空中紮下來,將來不及盾牌格擋的騎兵射落一片。相比大炮,弓弩威力要小得多,兩輪箭雨後,敵軍已經衝到五百步之處!

  董暘大刀一揮,大明騎兵開始起步,然後提速,再提速!

  對面烏雲一樣的韃靼騎兵蹄聲如雷,幾乎淹沒了這一千騎兵的馬蹄聲,雙方的速度都提到了極致,第一排騎兵一頭撞在了一起!

  三門大炮再次雷鳴般的響起,就像為這次撞擊擂響的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