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七章 棗莊縣令


                 眾人都嚇了一跳,這是誰,這麼囂張,直呼常安之名,後面連公主倆字都不帶。

  常安公主在車裡也是一愣,掀開簾子,看著眼前的俊秀青年,那青年調皮的一笑,伸手摘下帽子,滿頭青絲如瀑布般的傾斜而下。

  常安公主叫了一聲:“珍珠姐姐!是你!”

  安青月見兩人相識,且是個女子,也就不再阻攔,那女子跑到面前,扶著常安的胳膊,眼中淚光閃爍。

  “我聽大哥說,你得了蕭大人的醫治,身體好轉,一直惦記著,想不到咱倆還能見面。今日一見,氣色真的是好多了呀!”

  常安公主也抹著眼淚,衝蕭風招手:“蕭大人,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德恭王的堂妹,珍珠郡君!

  以前珍珠姐姐在宮裡生活過,經常帶著我玩呢,想不到能在這裡遇見!”

  大明的宗室爵位是有明確標準的,具體說起來字數較多,有水的嫌疑,這裡只說說宗室女子的部分幫助大家理解。

  宗室爵位問題,不管男女,說白了就是一個問題:爸爸的爸爸叫什麼……

  以嘉靖這個皇帝作為座標系的原點,他姑姑,也就是他父親的姐妹,一般會封為大長公主。

  嘉靖的姐妹則會被封為長公主,嘉靖的女兒,比如常安,會被封為公主。這屬於論資排輩,只要你別犯錯誤,到年頭了總能評上職稱。

  理論上,等到嘉靖跟著蕭風上了天,不管是他哪個兒子即位,常安都會自動被升級為長公主,這屬於被動觸發技能。

  大長公主、長公主和公主,這三個爵位,完全是因為輩分不同而區分的,從親疏尊貴程度來說,幾乎沒有啥區別。

  畢竟都是皇帝的直系血親。因此待遇上區別也不大,都是一年兩千石糧食,丈夫也都叫駙馬都尉。

  不過公主下面的爵位就要拉開差距了,她們的老公不能叫駙馬了,一律叫儀賓。

  不過儀賓和儀賓也是有地位差別的,就像軍隊參謀一樣,都叫參謀,團參謀和師參謀能一樣嗎?

  親王的女兒叫郡主,待遇是一年八百石糧食。人家爸爸的爸爸叫皇帝,跟公主一樣,只不過爸爸運氣不好,沒當上皇帝,只當了個親王。

  郡王的女兒叫縣主,待遇是一年六百石糧食,爸爸的爸爸叫親王。

  郡王的孫女叫郡君,待遇是一年四百石糧食,爸爸的爸爸叫郡王,也就是珍珠的這個爵位,

  以此類推,郡王的曾孫女叫縣君,一年三百石糧食;郡王的玄孫女叫鄉君,一年二百石糧食。

  下面,沒有了。都叫宗女。

  這就體現出封建時代的男女不平等了,老朱家的男人不管傳了多少代,只要大明朝還在,最低也有個奉國中尉在,一年二百石糧食是跑不了的。

  但老朱家的女孩到了鄉君這一代後就不再計算了,爸爸的爸爸叫奉國中尉,沒用。

  珍珠郡君是當今分封在山東的德恭王朱載墱的堂妹,爸爸的爸爸是郡王,今年二十歲,比常安大,所以常安叫她姐姐。

  當然,普通郡君見了公主,別說公主不會叫姐姐,叫了也不敢答應。不過珍珠小時候在宮裡住過,跟常安感情很好,這聲姐姐是當得起的。

  再說常安為了賴在蕭風家,見人就叫姐姐,如此更是對此毫不在意。

  蕭風心下了然,眼前這位知縣李天堯必定是珍珠郡君的儀賓了,可儀賓是不許參政當官的啊,這倒是件奇怪的事兒了。

  李天堯自然看出蕭風心中所想,拱手施禮道:“大人必是想,在下身為儀賓,如何又能做了這棗莊縣令是吧?

  說來慚愧,下官自負有才,不肯放棄科舉,珍珠為了成全我之心願,上書朝廷,自願放棄了郡君身份,降為宗女。”

  蕭風一愣,對這位拉著常安手臂掉眼淚的珍珠郡君不禁另眼相看,也對眼前這位不做儀賓做宗婿的李天堯另眼相看。

  一年四百石糧食,那可不是個小數目啊,別的不說,知縣一年的俸祿才多少?八十四石,還不到軟飯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