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四百九十四章 為誰背鍋


                 蕭風確實很忙,在忙著讓各地的入世觀分觀培育紅薯苗。

  很多人都種過紅薯,知道紅薯有兩種繁育方式,一是芽苗法,二是藤苗法。

  芽苗法是拿地瓜根莖,選擇上面帶有芽孢的部分切塊,埋進土裡長出地瓜苗來,這是塊莖類植物的標準繁殖法,土豆就是用這種方式繁育的。

  而藤苗法則是隻有藤蔓類植物才能使用的開掛式繁育方式,屬於植物界的分身術。一段藤蔓,只要是能長出根鬚的部分,都可以作為一段獨立的個體生長繁育。

  紅薯在這方面就是個天生的掛逼,它既是根莖類植物,又是藤蔓類植物,所以它可以用這兩種方式來繁育。

  蕭風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的開掛的方式。因為從他拿到紅薯藤,到蕭芹設計的大飢之年,中間僅僅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讓他產出一季紅薯,再讓紅薯變成苗,黃瓜菜都涼了!他只能利用這段時間,瘋狂的繁育地瓜藤。

  好在紅薯不太聰明,很容易被騙。只要把溫度給它搞得到位,它就以為春天已經到了,開始努力發芽。

  於是,在入世觀的溫室裡,藤蔓變成苗,苗種下去長成藤蔓,藤蔓再長出苗,每個輪迴需要兩個多月。

  儘管蕭風拼命的讓人供暖施肥,也不能更快了。掛逼也是有底線的……

  到現在,蕭風積攢了堆積如山的紅薯苗,分別存在京城入世觀,青州入世觀,伊王入世觀,和江南入世觀。

  這是蕭風最後的底牌了,預備著大旱之後主糧大面積減產的後手。

  最關鍵的是,即使在長江以北,紅薯也可以拖到七月再種,那時其他糧食都已經沒法完成生長週期了。

  隨著春雨的遲到,朝堂的氣氛一天比一天凝重,終於在一次朝會上,徐階提出了一個建議。

  “萬歲,內閣商議,朝廷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趁災年未至,先行出兵,剿滅苗疆,以除後患!”

  群臣默然不語,蕭風看向徐階:“徐首輔,為何我不知道此事呢?”

  徐階微笑道:“蕭大人不要多心,實在是蕭大人最近事務繁忙,我們近來多是夜間商討,沒有特意去打擾蕭大人。

  反正這建議都是要拿到朝會上來討論的,蕭大人不過晚知道一會兒,此時討論,也不為遲。”

  這話說得有情有義,知道你累,所以想讓你多休息,我們最近常常加班到深夜,就沒去把你從被窩裡揪出來。

  但反過來想想,最近內閣心急如焚,天天加班到深夜,你身為閣臣,不在內閣,卻在家裡睡大覺,我不說你你就別主動獻醜了吧。

  蕭風就像沒聽懂一樣,只關注這個議題本身:“我不同意這個建議。苗疆尚未作亂,也尚無作亂之心,怎能興無名之兵?”

  徐階道:“苗疆扣押巡按御史,殺御史衛兵,怎能說無作亂之心?難道要等豎起反旗,才算是有作亂之心嗎?”

  蕭風道:“我在奏摺中已經寫過,苗疆大土司被蕭芹控制,蕭芹確實想煽動苗疆作亂。但苗疆百姓並未作亂。

  海瑞是蕭芹抓的,為的就是逼他承認朝廷要剿滅苗疆。海瑞九死一生不肯說出這句話,難道我們現在反而要去為蕭芹作證嗎?”

  徐階臉上笑容不變,謙遜而虛心:“蕭大人,我也知道先發制人的弊病,可若不如此做,等到天下大飢之時,必定遍地乾柴。

  萬一那時苗疆忽然發難,饑民群起響應,烽煙四起,這樣的責任,誰能擔得起呢?”

  這話說的,任何一個覺得自己很牛叉的熱血青年,估計此時都會站出來大喝一聲。

  “就按我說的辦!出了事算我的!”

  蕭風十七歲時就開始對抗無人敢反抗的嚴黨,十九歲大獲全勝,誰敢說他不熱血?

  即使以現在這個年代算,十九歲也絕對算是妥妥的小鮮肉,誰敢說他不是青年?

  所以徐階期待的看著蕭風,希望這個熱血青年大喝一聲“出了事兒算我的!”。

  徐階非常清楚蕭風對此事的態度,也非常清楚嘉靖對蕭風的信任,自己和高拱商量的先發制人,不過是虛晃一槍。

  因為蕭風不可能同意,蕭風不同意,嘉靖就不可能同意。但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蕭風說出這句熱血青年的臺詞來。

  只要這句話一說,將來苗疆造反,不管成敗,必然都是一場血戰,即使最終勝利,過程中也少不了獲罪的人。

  按嘉靖以往的風格,他是絕不會親自表態的,誰表態,誰到時就得背鍋。哪怕是蕭風,這麼大的鍋背起來也得傷筋動骨。

  看看吧,內閣早就建議先發制人,你蕭風橫扒拉豎擋的不讓,現在事兒鬧大了,自然是你的責任。

  平心而論,徐階並不想讓蕭風完蛋,他只希望蕭風能退出朝堂,好好當他的道門真人。治國安邦的事兒,還得是我們讀書人來!

  張居正低著頭,兩手緊緊的攥成拳頭,在要不要提醒蕭風之間激烈掙扎著。

  劉彤很著急,但現在是首輔和次輔在討論天大的事兒,他作為戶部左侍郎,確實沒有插嘴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