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四百九十六章 火槍之威


                 山海關外,寧錦線東,迎來了一批形跡可疑的傢伙。

  說是流民吧,從沒見過這麼大規模的團伙。浩浩蕩蕩,怕不得有幾千人。

  說是軍隊吧,身上穿的衣服五花八門,既無盔甲,也無弓箭。大車上拉著農具,鐵鍬鎬頭一類的。

  山海關外本來也有些農戶的,只是零星稀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寧錦線以西。因為山海關到寧錦線這一段,大明的兵力控制還不錯,形勢相對安定。

  而且關東馬市就在這一片裡,女真人為了和大明做生意,也不敢輕易在這個地方瞎搞。所以就有些中原百姓逃荒到關外來耕種。

  但寧錦線以東,大片遼闊的土地上,人煙稀少,草木叢生。因為大明的兵力在這裡很稀少,從這裡一直到黑龍江邊,都是女真人活動的地盤。

  黑龍江以東則是大片荒蕪的凍土區。因為難以耕種,所以人煙更加稀少。蒙古人、女真人和俄羅斯人夏季會到那裡去放牧打獵。

  打獵的對象有各種野獸,也經常會對人下手。曾被蒙古人打服了的俄羅斯人,在蒙古帝國覆滅後又支稜起來了,開始展開報復。

  所以俄羅斯人主動挑釁的時候多一些,會襲擊蒙古人,抓人回去當奴隸。蒙古人也不是好惹的,經常發起反擊。所以蒙古貴族的帳篷裡,也不乏金髮碧眼的美女奴隸。

  女真人歷史上成立過大金國,後來被蒙古人和南宋聯手給滅了,跟蒙古人是有仇的。所以元朝成立後,蒙古人小心眼記仇,給了女真人不少小鞋穿。

  蒙古人小心眼不是我信口胡說的,有元朝的百姓等級分類為證。蒙古、色目、漢、南。

  南宋的漢人是最低等的,被稱為南人。但其實不管按文化程度也好,經濟程度也罷,南方都是很高的,之所以等級低,是因為抵抗激烈,打得費勁。

  按理說女真人和蒙古人多年雜處,文化風俗接近,你就是不給個蒙古人的待遇,至少也是色目人級別吧。

  不,元朝把女真人列入漢民,也就是第三檔。沒別的,因為你當初跟我打過架,還打得很激烈。

  這就是元朝劃分百姓等級的標準,你抵抗的時間越久,我打得越費勁,你的地位就越低。

  當然,為了不得罪蒙古族的讀者,必須補充一下:公平公正地說,這個小心眼是統治階級都有的。

  像朱元璋收拾瀋萬三,還給蘇州定重稅,滿清的揚州十日,嘉定屠城都是如此。

  不過一般來說,國家穩定後,這種歧視性政策就會減少,例如朱元璋的兒子就修正了對蘇州的重稅,清朝成立後也很重視江南。

  可能是元朝佔領中原的時間有點短,還沒到百年就被打跑了,還沒來得及修正自己的歧視性政策,於是就給人留下了小心眼的印象。

  這個感覺就像你看的容嬤嬤拿針扎兩個格格,對容嬤嬤恨得牙根癢癢,然後幾十年過去了,你忽然發現,容嬤嬤可能沒扎錯。

  但這幾十年裡一些人已經過世了,在他們臨終之前還認為容嬤嬤是個大壞蛋。可見關鍵因素就是你要活得足夠長,才能有機會迎來反轉。

  所以蒙古人和女真人這時候算不上多友好,但畢竟都是同根同源的遊牧民族,很多時候利益上是一致的。

  例如一起搶大明朝的金銀財寶,一起逼大明朝開馬市做生意,一起組織聯隊和俄羅斯人幹架,等等。

  但像打劫漢人關外農民這點小事,女真人是肯定不會喊蒙古人一起的。因為這就像低頭撿錢一樣,憑什麼要招呼別人來一起分?

  當這幾千農民浩浩蕩蕩地分開成幾片,蓋起房子,聚成村落,開墾土地之後,觀察許久的女真小分隊動手了。

  現在剛剛入夏,還不是收穫糧食的季節,因此要搶糧食只能搶點口糧。女真小分對是衝著這些移民的錢財去的。

  遊牧民族早就發現農耕民族有個特點,那就是不管走到哪裡,全部家當一定都換成細軟藏在身上帶著。

  就算一個村落一千多人,就算每人的家當只有一兩銀子,積少成多,那也是一千多兩,白撿,誰不要誰是傻子。

  所以小分隊一百騎兵,帶著馬刀呼嘯而至,趁著開荒種地的人都聚在村落裡吃午飯時,先一刀砍翻一隻衝過來的狗,然後揮刀大喊。

  “不想死的,把錢都交出來,否則全得死!”

  吃飯的村民們停下了碗筷,轉頭看向女真人的馬隊,一個鬍子拉碴的男人看著那把還在滴血的鋼刀。

  “你為什麼殺了我的狗?那是我女人留給我的!”

  領頭的女真人皺了皺眉頭,他沒看過疾速系列,也不知道眼前這個男人是不是叫約翰,所以對殺死別人的狗沒覺得是什麼大問題。

  “不錯,你若不把錢交出來,人如此狗!”

  “你敢殺了我的狗!老子跟你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