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古文章


                 人參民間俗稱棒槌,所以蕭風上句說人參,下句說棒槌,從文學角度毫無爭議。

  但蕭風明明可以說文官這棵人參,偏偏說文官這根棒槌,讓跟在徐階身後的那些文官無不怒目而視。

  徐階也是十分不滿,但他又不能跟蕭風就文官是該叫人參還是該叫棒槌的問題辯論太多,否則就顯得太小氣了。

  “好,就算蕭大人的道理是對的。可若以人比之天下,天下如一人,那文官自然是人的頭腦,武將就是人的身體。

  請問蕭大人,人是應該頭腦管身體呢,還是應該身體管頭腦呢?”

  高啊!堂上文官頓時都打起了精神,恨不得給徐階叫一聲好!

  想不到這些年來一直只說三個字的徐附議,竟然如此能言善辯!

  徐階順著蕭風的道理,承認了天下如一人,但他不去說陰陽虛實,而是用了更淺顯直接的比喻!

  文官如人頭腦,武將如人身體,這個比喻任何人都不能說不對吧!既然如此,誰該管誰,那不是不辯自明的事兒嗎?

  蕭風看著一片笑意的文官,和一臉茫然的武官們,微微一笑,嘆了口氣,對安青月小聲說了幾句話。

  “若是安全之時,自然是頭腦管身體,可若是危險之時,就要靠身體來管頭腦了。”

  徐階搖頭道:“強詞奪理,就是危險之時,也是頭腦判斷危險,分析如何應對,身體才能執行的!”

  蕭風笑了笑:“既然是危險,就未必會給你從容的反應時間,而且越是危險的時候,就越不容人想得太多,要靠身體的反應才行。”

  徐階連連搖頭:“荒謬,荒謬,身體的反應自然是頭腦思考的結果……”

  就在這時,悄悄走到徐階身邊的安青月刷的一聲拔出了鋼刀,徐階嚇得向後一跳,安青月卻又把刀收回去了。

  “這刀怎麼這麼澀呢?該找個磨刀師傅磨一磨了。那幾個看熱鬧的,往後退,再往前擠把你們抓起來!”

  徐階被這一下嚇得心臟直跳,全身發軟,此時回過神來,怒吼道。

  “安青月,你幹什麼?”

  安青月委屈地看著徐階:“維持秩序啊,大人你不知道,這些看熱鬧的百姓十分膽大,給點好臉兒就敢往堂上擠!”

  徐階還要說話,蕭風詫異道:“徐大人,你慌什麼?安青月只是順天府的捕頭而已。

  別說你沒犯法,就是犯了法,以你首輔的身份,安青月也不敢動你啊!那得有聖旨才行!”

  徐階怒道:“老夫當然不怕,只是她忽然拔刀,老夫嚇了一跳而已!”

  蕭風笑道:“哦,大人你不怕,卻跳得那麼遠。你不是自稱頭腦管身體嗎?

  難道你的頭腦沒告訴你的身體,不需要躲閃,安青月根本就威脅不到你嗎?

  她又不是瘋子,這大庭廣眾之下,你們又無冤無仇的,她怎敢對當朝首輔動粗呢?”

  徐階深吸一口氣,知道自己落入了蕭風的陷阱,這個事兒還真是不好掰扯了。

  若是按頭腦分析,自然是不用怕的。可事情發生的太快時,頭腦來不及反應,身體就先做出反應了,這是人體的自保之道。

  人都以為思維很快,其實是一種誤解。能被稱之為思維的,都是很複雜的過程,再快也是有限度的。

  所以小學時寫作文,不管是攔火車還是攔驚馬,又要低頭看看紅領巾,又要想起一大堆的英雄人物,理論上是根本來不及的。

  看完紅領巾,想完英雄人物,還來得及做的事兒,絕不會是攔驚馬或攔火車,最多是扶老奶奶過馬路。

  若果想得再多一點,等想完了,沒準老奶奶自己已經顫顫巍巍的過完馬路了也說不定。

  “蕭大人,就算有危險之時,身體會比頭腦先反應。這也不能打比方到大明天下吧。

  大明天下何其大也,比一個人要大太多!真有危險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哪裡需要用得到這麼快的反應速度呢?”

  蕭風搖頭道:“徐大人你這就不講理了。大明天下雖然比一個人大太多,但大明天下的頭腦也比一個人慢很多。

  你也說了,大明天下的頭腦就是你們這些文官,看看每日朝堂上的爭論不休,看看推行一件事的反反覆覆。

  若大明天下真是一個人,那這個人的頭腦反應速度,絕不會比你剛才面對安青月時快。”

  徐階冷笑道:“哦?那蕭大人倒說說看,大明天下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需要身體比頭腦先反應呢?”

  蕭風驚訝地看著他:“這還用說嗎?韃靼寇邊時,是大同總兵先打的仗,還是內閣先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指揮呢?

  倭寇在沿海燒殺搶掠時,是當地官兵先奮起反抗,還是等著內閣思考後再發出命令呢?

  有些危險來得慢,頭腦自然可以從容思考,想出對策;但變生肘腋之時,靠頭腦只怕早已來不及了!”

  徐階知道這個話題上自己又輸了一局,他老謀深算,不在一個坑裡蹲太久,免得得痔瘡,立刻轉換話題。

  “自古道‘兵兇戰危’,又道‘佳兵不祥’,可見都以武夫之事為不詳之事,君子不為也!

  既然蕭大人說文武並重,為何不見古人對讀書一事有這樣的評價呢?”

  蕭風笑了笑:“徐大人這是兩個問題,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吧。

  武夫之事,君子不為,這是誰說的,只是你徐大人的金句吧!

  君子不但重視武學,而且重視程度絲毫不亞於你的讀書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