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五百三十二章 時代變了

  蕭風讓一千騎兵拿著火槍,馬鞍上掛著彈藥口袋。另外一千騎兵並排而行,每人拿兩面盾牌,一面保護自己,一面保護拿火槍的戰友。

  兩千騎兵在城中以逸待勞,此時速度飛快,銜尾追擊,死死咬住前面飛奔的蒙古和女真聯軍。

  俺答汗大喜,他就怕城裡的人死活不出來,那樣自己就算燒殺多少農耕區,也只能算是敗得好看一點。

  此時見蕭風中計,俺答汗立刻下令,騎兵改換方向,兜個大彎,回頭迎擊這區區的兩千騎兵。

  騎兵隊伍和步兵隊伍最大的區別就是調頭。步兵調頭很簡單,一聲令下,向後轉,後隊變前隊即可完成原地調頭。

  而奔馳的騎兵的調頭就像汽車一樣,一定要拐個弧線,兜個彎子才能完成。若要強行原地調頭,不但混亂危險,速度還不如這麼來得快。

  蕭風拿著望遠鏡,夜色中看到對方的陣型方向開始改變,大聲命令道。

  “騎兵加速!別等他們完全掉過頭來,趁他們在轉彎的時候衝進射程之內,開槍齊射!”

  兩千騎兵猛然加速,像一個扇面一樣,對著敵人轉彎兜圈時形成的隊伍猛衝上去,舉槍就射!

  俺答汗的戰術原本是沒錯的,他對雙方的距離也計算得很精確。

  若是太早調頭,那蕭風的隊伍有足夠的時間也跟著調頭回城,自己是追不上的。

  所以他有意的壓低了隊伍的速度,等著蕭風的騎兵衝到一定的距離時,才下令調頭的。

  這個距離精確就精確在,蕭風若是也讓騎兵調頭,他本身的隊伍前衝速度比俺答汗的隊伍快,調頭就需要兜更大的圈子,就需要更久的時間。

  這也意味著,俺答汗的隊伍完成調頭的大彎後,蕭風的隊伍還沒有完成調頭。這種情況下,俺答汗就能率領騎兵咬住蕭風隊伍的尾巴。

  一支騎兵隊伍咬住另一隻騎兵隊伍的尾巴,戰鬥就變成了一面倒的屠殺,被追擊的騎兵,連轉身應敵的機會都沒有。

  蕭風只能一直跑回城裡,能活多少算多少。而俺答汗就可以咬著尾巴衝破城門,到城中展開屠殺,到那時火槍也沒用了。

  如果蕭風能考慮到這一點,不敢調頭,而是拼命向前衝鋒,那麼雙方的這個距離,也能保證蕭風衝到一箭之地之前,俺答汗的隊伍已經完成調頭。

  那樣雙方就是迎頭對沖,這麼近的距離下,數量有碾壓優勢的蒙古女真聯隊,一定能一下衝垮對方。對方即使拿著火槍,能放一次槍,也無關大局。

  這是俺答汗無數次與對手對戰中總結的經驗,千錘百煉,絕無差錯!可他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一箭之地,並不是一槍之地,這個小小的差別,讓他精心計算的致勝距離,變成了一個死亡的陷阱。

  入世觀改進後的新式火槍,射程比普通弓箭距離至少遠三倍!因此當聯隊的陣型還在拐大彎的時候,遠在三箭之地以外的大明騎兵就開火了!

  這一次齊射,幾乎是對著人牆開槍,連瞄準都不需要。

  正在轉彎的騎兵隊伍,就像一個人被狠狠一腳踹中了肋部一樣,並不只是斷幾根肋骨的問題。

  快速轉彎的隊伍中人仰馬翻,陣型也頓時變得混亂了起來!蕭風揮手讓騎兵減速,同時快速地裝填彈藥。

  俺答汗也意識到了自己犯下的致命錯誤,他拼命地呼喊下令,命令隊伍迅速重整隊形,繼續轉彎!

  但陣型的重整需要時間,當他們好不容易重建秩序,加速轉彎時,第二槍又響了。

  俺答汗知道再按原計劃大隊人馬的調頭已經來不及了,不得不鋌而走險,大喝一聲。

  “成格爾,帶著外圍騎兵脫離大隊,衝上去迎敵!”

  這是迫不得已的辦法,騎兵只有最外面的一層能迅速脫離大部隊,但這部分人馬不會太多,也就是一千左右。

  這一千騎兵必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直面黑洞洞的槍口,為大部隊的轉彎贏得寶貴的時間!

  成格爾毫不猶豫,揮著大刀,一撥馬頭,斜著從大部隊裡衝出來。

  最外圍的騎兵跟在他身後,就像是一片被新疆大哥一刀切下來的切糕一樣,看著很薄,但因為長度足夠,分量也不小。

  這支敢死隊一邊前衝,一邊拉弓放箭還擊。奈何雙方距離太遠,弓箭根本夠不著,火槍卻又響了一次,一千騎兵掉落半數。

  當火槍再次裝好彈藥時,剩下五百人的弓箭終於堪堪能夠到了,但強弩之末,被拿著盾牌的僚機輕鬆擋了下來。

  火槍再次齊射,敢死隊紛紛落馬,成格爾大吼一聲,捂著半邊臉,帶著剩下的十幾個騎兵斜刺裡衝出去了。

  用一千騎兵當做肉盾爭取的寶貴時間,讓聯軍的大部隊終於繞過了大彎,和蕭風的騎兵隊形成了面對面的形勢。

  俺答汗命令大軍用最快的衝鋒,蕭風則命令一千火槍兵馬匹繼續減速,同時用最快的速度開槍。聯軍的人馬不斷倒下,但距離也越來越近。

  俺答汗的心在滴血,這一萬騎兵是以他的部族為主的,都是他最自己部族最精銳的戰士。

  因為這支救援部隊行動要快,他根本沒時間從其他部族徵調更多戰士。何況他也有私心在裡面。

  蒙古草原從來不是一個安寧祥和的地方,各個部族都不是甘居人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