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才畫師

  畫師將筆放下了,凝神靜氣的雙手將畫舉起來,給自己的模特黃錦看。黃錦看著畫,心裡沒底,轉頭看向嘉靖和陸炳。

  這就是時代的問題,在玻璃鏡子還沒發明普及的年代,銅鏡的分辨率有限。而且十歲的男人還沒到成天照鏡子的時候。

  所以黃錦對自己十歲時的模樣,反而不是特別清楚,遠不如他身邊兩個玩伴來得印象深刻。

  嘉靖睜大了眼睛,臉上的神情已經出賣了他。陸炳見嘉靖並沒有耍賴否認的意思,才面帶微笑,輕輕點頭。

  嘉靖想了想:“你作畫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不過鑑定書畫還不知道呢。黃伴,你去取幾張字畫來。”

  黃錦走到嘉靖身邊,聽他小聲地吩咐了幾句,彎腰往後宮而去,過了一會兒,拿出了一堆字畫,放在畫師面前。

  嘉靖點點頭:“你把這些字畫,同一人所寫所畫的區分出來,朕就信了你的鑑定能力。”

  這些字畫有新有老,有的有落款兒,有的沒落款。畫師也不廢話,直接開始分類。

  他根本就不看落款,只是用手輕輕比劃一陣,就放到一堆兒裡,片刻之後,分成了幾份。

  同一份中,有同樣落款兒,也有不同落款的。不言而喻,這裡面肯定有贗品。

  還有的同一份中,同一個落款,但書畫風格大相徑庭,看起來完全就是兩個人所作,卻也被放在了一起。

  黃錦上前將分類的結果抄錄下來,交給了嘉靖,嘉靖手中則拿著內藏庫中的真偽鑑定名錄,一一對照。

  嘉靖忽然眼前一亮:“錯了!你對那些名家分類的書畫鑑定結果與內藏庫中的意見一致,但有兩篇字卻鑑定為一人所寫!

  這兩篇字是裕王和景王早年在文華殿上課時所寫,因為他二人第一次習字,朕還親自去看了。

  他二人是課上現場所寫,朕見第一次習字就寫得甚好,才命人收入內藏庫,留為紀念的,這豈會有錯?”

  畫師一愣,但仍不認錯:“萬歲,此事微臣不知。但微臣以字之骨相所判斷,這兩幅字真的是一人所寫啊。”

  嘉靖都氣笑了:“朕親眼所見之事,你都這般嘴硬,可見你平日仗著自己有幾分才華,不知騙了多少人!”

  嘉靖的目光看向蕭風,語氣中帶著不悅。

  “師弟,順天府也是你代管之地,怎麼下面的官吏這般刁頑嗎?”

  蕭風也有些啞口無言,他忽然想起了後世的一個段子。

  據說末代皇帝溥儀,在經過勞動改造,成了人民的一員後,有一天就想家了,於是就買了張票回故宮去看看。

  然後他看見了一面牆上,掛著清朝歷代皇帝的畫像,他就一張張地看,估計心裡在跟祖宗賠不是,朕把江山弄丟了……

  最後他在光緒帝的畫像面前站住了,對旁邊的講解員說:“這個畫不是光緒帝,這是醇親王,你們弄錯了。”

  講解員拿不準,就請來了專家,專家很不屑地問溥儀:“你是研究歷史的專家嗎?”

  溥儀肯定不是,他之前的工作和現在的工作都不包含這項內容。因此很老實地搖搖頭。

  專家就更不屑了,告訴溥儀:“這是我們專家研究的領域,我們是不會出錯的,外行人不要瞎質疑。”

  溥儀也火了:“我雖然不是歷史專家,但我親爹我還是認識的……”

  眼下的情況就很類似,畫師告訴嘉靖,經過我專家的判斷,這兩幅字兒是一個人寫的。

  嘉靖說,雖然朕不是書畫專家,但這是朕親眼看著我兩個兒子各自寫的……

  蕭風拱手道:“師兄,此事倒也好辦,雖然時隔多年,但自己寫的東西,自己還是能認出來的。

  師兄不妨擋上落款,讓裕王和景王來認一認,看他們還能不能認出來了。”

  嘉靖為什麼要跟區區一個畫師較勁呢?因為他不想讓百官覺得自己是靠皇權蠻不講理。

  海瑞奉旨清查冤案,他的奏請合情合理。但嘉靖確實不願意在夏言一案上再折騰了。

  所以他一上來就壓制了海瑞,本想著海瑞知趣一點,退下去也就罷了。想不到這個槓頭死頂到底!

  眾目睽睽,如果嘉靖還是一味的硬壓,群臣就算不敢說什麼,心中也肯定是不服的。

  蕭風提醒他名聲對修道的重要性,讓他也不能不有所顧忌。所以他希望能通過擊垮海瑞的證據來阻止此事。

  聽了蕭風的話,嘉靖點點頭:“也罷,朕就讓你心服口服,免得說朕以勢壓人,不講道理!”

  片刻之後,裕王和景王都被叫上大殿,那兩幅字也在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時間畢竟是有些長了,端詳了一陣子後,裕王才猶豫著拿起其中的一張紙來。

  “這個應該是我的……”

  景王忽然想起來了:“不對呀,我怎麼記得,那天下課時咱倆打起來了,我把你的字給撕了……”

  景王這一提醒,裕王頓時也想起來了:“對對對,第一天上課,我也把你的撕了,後來你還撓了我一把……”

  景王連連擺手:“不是撓,我怎麼可能撓人呢,我應該是給了你一掌,不過掌法中帶著點指法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