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六百六十四章 父子上陣


                 蕭風說一說便知,張居正卻足足等了一章,才聽見蕭風開口。

  “這些鄉紳將錢花在百姓身上,做善事所取得的效果,朝廷就是花上三倍的銀子也做不到。

  就拿荒年施粥賑濟災民來說,鄉紳花上一兩銀子,煮上一大鍋粥,就能救活十幾個災民。

  朝廷若要煮上這一鍋粥,先要從戶部撥銀子,到了府裡,一兩銀子只怕就剩七分了。

  等到縣裡,七分銀子只怕就剩下五分了。等到了鄉下,五分銀子只怕就剩下三分了。

  這三分銀子再去買米,只怕又只能買到兩分銀子的米。這些‘損耗’且不說,就說這時間得多久?

  那十幾個災民,只怕能有一半等到粥熟的就不錯了。歷來大災之年,朝廷哪次不救災,可也難免屍橫遍野,就是這個原因啊。”

  張居正恍然大悟:“不錯,不錯,其實這倒也並非全是各級官員的貪腐,大部分在於那些辦事兒的小吏。

  憑你官清似水,奈何吏滑如油啊。而且朝廷統一調度,時間確實來不及,這救災一事兒,鄉紳行善事半功倍,半點不假!”

  蕭風點點頭:“還有修橋補路,開放私塾,讓窮人孩子讀書等事,雖然不緊急,但同樣事半功倍。

  因為朝廷撥款修橋補路,建設學堂,百姓會覺得理所當然;而鄉紳行善事,卻會帶動風氣,讓百姓見賢思齊。

  鄉紳行善積德,百姓樹碑立傳,這是雙向奔赴的善善相循。等百姓有機會成了鄉紳,自然也會照此行事。

  這就是歷代先賢大德推崇的君子之風,是朝廷花金山銀海也未必能堆填得出來的東西。

  所以,朝廷少收點稅錢,鼓勵鄉紳們行善積德,其實是為朝廷節省了開支,也培育了君子之風,一舉兩得。”

  嘉靖微微點頭,張居正雙眼放光,徐階默然不語,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個人表示反對這個理論的。

  蕭風繼續道:“至於那種平常的鄉紳,不好不壞的,那就按照朝廷的稅法,進行階梯交稅就是了。

  他們若嫌稅額太高,要想少交,只有兩個途徑。一是學習那些開明紳士花錢行善,朝廷自然歡迎。

  二是隱瞞家中的財富,裝窮避稅。可他的土地和商鋪是隱瞞不了的,要想隱瞞,只能找別人投靠。

  沒錯,當年是百姓投靠鄉紳,希望獲得免稅;今後就是鄉紳要投靠百姓,把土地和商鋪分散到百姓身上才行。”

  張居正困惑道:“這確實是個辦法呀!萬一那些鄉紳和百姓串通一氣,官府確實是難以查證的。”

  蕭風看向徐璠:“太嶽儘管放心,像徐舍人這般天才,都擺不平投靠之事,那些鄉紳們能比徐舍人更厲害嗎?

  百姓投靠鄉紳之時有多少矛盾,鄉紳投靠百姓之時,矛盾只會更多,不會變少的。

  若是弄假成真了,那也算鄉紳主動散盡家財做了善事,直接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不算壞事兒。”

  幾個腦子裡動著這個心思的官員頓時懸崖勒馬了,決定一定要告訴家中親屬,千萬別幹這種傻事兒!

  張居正兩眼放光,他雖然知道這件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他還是堅定地向嘉靖拱手道。

  “萬歲,蕭大人所言,十分有理,大明如今土地兼併嚴重,百姓與鄉紳的貧富差距過大。

  鄉紳不交稅,國家用錢就只能繼續向百姓加稅,此誠為雙斧伐木,不可長久啊。似此等階梯稅法,當可緩解這種局面啊!”

  嘉靖沉吟片刻,徐階和徐璠緊張地盯著嘉靖,由於兩人屁股不夠乾淨,此時難以公然反對,只能寄希望於嘉靖腦子清醒點,多考慮考慮後果……

  “嗯,張愛卿言之有理。此事就由內閣牽頭,戶部為主,刑部為輔,聯合施行吧。”

  眼看嘉靖點頭,木已成舟,徐階只得做最後的努力,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萬歲,此次稅法更改,確實與徐璠無關,那些話並非徐璠所說,還請萬歲明察。”

  嘉靖淡淡地說道:“蕭風此時已無官職,他有何權利向朝廷進言更改稅法?徐璠身為中書舍人,進此言是名正言順的。

  愛卿你身為內閣首輔,對徐璠的建議修正補齊,提出鄉紳分類,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不必過謙了。”

  徐階氣得臉都青了,萬歲你說的這叫人話嗎?明明是蕭風出的餿主意,就因為他沒有官職,屎盆子就要扣在我們父子的頭上?

  可他當然不敢當面如此頂撞嘉靖,嘉靖找人背鍋已經熟極而流,現在找人替蕭風背鍋也是毫不手軟,徐階毫無辦法,只能捏著鼻子硬挺著。

  可這個鍋不但又大又圓,而且又重又髒啊,徐階確實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看著兒子猛地咳嗽了一聲。

  徐璠這才從背鍋的悲痛中清醒過來,立刻想到自己的施法攻擊其實還沒完,就被蕭風強行打斷了。

  既然今天已經吃了大虧,那也不能讓你好受了!徐璠咬咬牙,大聲開口道。

  “既然稅法之論已經有了結論,蕭大人是否該回到正題,解釋一下你的窮兵黷武呢?”

  眾人恍然如夢,才想起來原來是要討論蕭風“窮兵黷武”的問題,可蕭風怎麼就東拉西扯地扯到了稅法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