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之陌一 作品

第一百七十章 米科爾森在制牌

  他自己有何嘗不是呢?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舊社會的亡魂因為各種原因,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不生不死。

  米科爾森出生於二戰結束之後,成長於世界雙極的冷戰時期,他最熟悉的模式,就是核威懾,核平衡。

  當他意識到自己在面對一個無法戰勝的對手時,刻在骨子裡的基因就慢慢甦醒了。

  米科爾森不是每天妄想毀滅世界的狂人,但他必須保證自己手裡有這張牌,並且隨時能打出去。

  他們和玩家之間的戰爭會很殘酷,不過米科爾森不在乎,在他的設想中,可以犧牲文明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二來獲取優勢。

  在這過程中,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糧食危機,能源危機是必不可免的,製造業和能源業會隨著戰爭的進程逐漸被統一,形成嶄新的政體機構。

  最早他建立企業聯合調查辦公室的時候雖然沒預料到玩家的出現,但確實是朝著這方面做準備的

  一旦出現大危機,他就會借用聯合調查辦公室多年來的威望和力量,直接繞過資本操盤手,掌握大量實體經濟。

  但超人類的普及化,以及玩家的出現腰斬了他的計劃,超人類的出現讓人類個體具備了反抗體質的能力,也讓他之前暗中準備的常規武力變成了笑話。

  當然,更重要的是作為大危機的根源,那群該死的玩家是可交流的,這就導致了資本們永遠都擁有選邊站的機會。

  米科爾森幾乎不需要經過多少周密的推演,就能猜到結局。

  在玩家降臨初期,基於責任和使命,資本必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會配合自己和玩家之間打一場範圍可控,強度可控的戰爭。

  但也僅限於此了,他們可以打贏一場場戰役,卻永遠贏不了戰爭,因為對玩家而言,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件足夠有意思的事。

  隨著持續失血,資本們很快就會意識到最終的失敗,並且會在船隻沉沒前,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而對於玩家們而言,一個基本完整的異世界,有本地土著的配合,完全可以將這裡開發成低烈度,可持續性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