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七章 拿大棍拿寶玉(二合一)

  這種土製鹽,質量肯定不如純正的食鹽那樣好,有時候是會吃死人的。但是窮苦百姓們也沒辦法,吃了有點力氣,還能種地幹活打點糧食,聊以果腹,苟延殘喘。

  劉濟當初為何要六下江南?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震懾兩淮、兩浙的鹽商,可惜製鹽之法限制了鹽的產量,靠武力震懾,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

  直到林如海上的那道曬鹽法的摺子,讓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琮哥兒,鹽價最低時,一斤鹽可買二十斤糧食,最高時竟然可換百餘斤。朕御極五十載,不知見過多少渾身浮腫、頭暈眼花不堪於行的百姓。”

  劉濟深邃的眼神中充滿了鬥志,他堅定的說道:“朕,必須將鹽的價格打下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百姓連鹽巴都吃不起,朕何以心安?”

  不愧當了五十年皇帝的大夏之主,竟然能捨去鹽稅這個巨大誘惑。

  賈琮對老爺子的看法又往上提了一層,他起身整理好衣衫,拜道:“聖人聖明仁慈,臣為大夏賀!”

  劉濟無所謂的擺擺手:“身為君王,本該如此。當年為斬去大漠的威脅,為了穩定江南大局,讓兩淮、兩浙的鹽商逍遙了這麼久,朕已經有愧於天下萬民了。這一次,就讓你那岳父替朕去收拾這群魑魅魍魎吧。”

  ……

  林如海離京已有半月有餘,算時間這會應該到了揚州。錦瑟因有身孕,更不可能隨其南下,雖說老太太心中有些鬱悶,但還是應了林如海的請求,將其留在榮國府中照看。

  被賈敬、賈赦清掃了一遍的寧榮兩府,如今可乾淨多了。王熙鳳專門將靠近自己院子的客院打掃了出來,讓錦瑟和林家家僕住了進去。

  奉聖夫人病逝金陵,禮部遣人南下憑弔。

  甄家丁憂,金陵體仁院總裁一職被徹底裁撤。皇帝下旨,增設龍禁衛金陵鎮撫司,總領南直隸、浙江、福建三省龍禁衛千戶所。

  金陵鎮撫使的職位,最終竟然落到了還在浙江平倭的賈璉身上。

  別看這個職位只是從四品的武官,可架不住這是龍禁衛啊,天子親軍。而且聖旨上說了,金陵鎮撫司只需對皇帝、龍禁衛都指揮使兩人負責。

  花開花落,順著窗戶吹進書房的風漸漸帶上了暑氣。

  省親的園子逐漸有了模樣,大兒子不在,賈政不善俗務,小兒子既要去宮中陪老爺子,又要跟隨徐晉讀書,家中的瑣事幾乎都壓在了赦大老爺的身上。

  好在還有賈敬幫忙,總算沒出什麼大的岔子。

  “這胡老明公果然名不虛傳,敬大哥你看,這裡……正殿盡顯皇家氣派,四周的各處小院,如點綴在皇家園林中的明珠。”

  大致上遊覽了一遍初具規模的省親園子,賈赦對於山子野打造的園子很是滿意。

  他翻了翻手裡的賬本,嘖嘖感嘆:“到如今耗費不過二十三萬兩白銀,大概再有十萬出頭,咱家這園子就徹底建好了。聽說周家都花了五十萬兩了,就這,還沒見到半根立起的柱子。嘿!”

  “赦弟,再籌二十萬兩銀子,送去戶部,咱家再還一部分欠銀!”

  賈敬大致估算了一下兩府的錢財,心中有了算計。他嘴角一揚,呵呵笑道:“陛下正愁銀子呢,為君分憂,寧榮賈家豈能不盡心竭力?”

  打仗便是打銀子,文同軒每日都去勤政殿撒潑打滾的要銀子,皇帝差點忍不住拿大棍將其打出去。

  戶部沒銀子,難道朕的內庫就有?

  賈敬這是算準了皇帝這會缺銀子缺的厲害,二十萬兩對於戶部的缺口來說雖然不多,但絕對能讓皇帝老爺暖心。

  兒孫在江南為國朝拼命,京裡的老人還在費盡心思給您籌銀子。陛下,您看我賈家是不是國朝的大忠臣?

  隨著江南倭寇的平定,當初跟隨禁軍南下的各家子弟立功的不多,死傷的倒是不少,賈家倒是出了好幾個風頭。

  先是賈璉一戰成名,隨後便是賈蓉無意間毀了倭寇援軍的糧草……

  說到賈蓉這功勞還真是撿來的,原本被安排運送糧草的賈蓉,領了五百雜兵乘船押送送往定海以東的海島上。

  這座屬於舟山群島之一的島嶼上,駐紮有兩千定海中衛的將士。賈蓉去了江南後,因為勇武不足,便一直幹著徵集糧食押送糧草的活,倒也做的風生水起。

  沒成想這一次出海,竟然跟倭寇的一支近萬援兵碰到了一塊。

  好在當時正值大霧,在悄悄做掉了一條掉隊的倭寇小船後,賈蓉眼見自己被困在了倭寇的船隊中央,一咬牙,讓官軍假扮倭寇,悄悄混入了糧草隊伍中。

  夜間一場大火,停靠在一座小島上的倭寇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糧草船隻被燒的一乾二淨。

  猛火油在海風的助力下,甚至點燃後糧草船附近的船隻,一夜之間,不但糧草沒了,更是燒死了數百人馬,至於失蹤之人,更是高達千人。

  等倭寇反應過來後,終於明白自己的隊伍中混進了官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