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三章 便宜你了,小胖子!


  臨近會試,朝廷於正月二十九頒發上諭,正式確定了今科會試的主考官與同考官。

  “臨期具奏,上準聘禮部右侍郎海剛峰、翰林院學士龔悅為元祐八年壬辰科會試主考官。翰林院侍讀劉春、左春方左贊善費弘、翰林編修蔣青、翰林院編修邵莊、翰林院編修王詠、禮科給事中張宏志、吏科給事中周繼峰、刑部主事劉武晨等十四人為同考官。”

  另有委任簾外執事如太子少師、文淵閣大學士周培貴,禮部右侍郎肖雲鶴為知貢舉官,總理壬辰科會試事宜。

  二月初七,主、同考官入貢院,擬題進呈,等候初九日大考開始。壬辰科大比近在眼前,往日遊蕩於京城各大詩會文會的舉子一個個都有了考前綜合徵,紛紛拿出書籍,躲在屋子裡臨陣磨槍。

  唯有賈琮與寶玉兄弟倆跟沒事人一樣,該幹嘛幹嘛,寶玉甚至還研究起了新的胭脂,為此被政老爺抽了幾板子。

  要不是後日會試開始,寶二爺的屁股蛋鐵定不保。

  哪怕到了初七這一日,賈琮依舊在兵器研究院忙了大半日,最後還是工部的官員逼著這位爺回去備考。

  夜間林如海從衙門回府後,第一件事就是將賈琮與寶玉叫到跟前再三叮囑。

  “郭閣老歷來求穩,琮哥兒,你在寫策問時不要太過鋒芒畢露,記住你老師在信中所言,四平八穩的拿下這塊敲門磚。至於寶玉……”

  林如海還真有些不知該給這孩子怎麼說,不料寶玉這會機靈勁上來了,言辭鑿鑿的說道:“姑父放心,我知道,我會好好罵那些國賊祿蠹、貪官汙吏的!”

  呃~

  “記得不要罵的太過了。”

  按照林如海的猜測,以郭培貴、海剛峰的習慣,會試的策問大半概率還是會落在吏治上。朝廷今後幾年的重點是求變,變法首重吏治,這是中樞數次探討得出的結論。

  今科大比將是為變法儲才,考題不外乎三點,吏治、經濟、律法。

  如果這次是他主考,那就會考經濟,若是刑部尚書主考,那便是主刑律。郭培貴與海剛峰都是都察院出來的,策問的偏向還是挺明顯的。

  果不其然,在考完前兩場的四書、五經題,以及論、詔誥表、判語後,二月十五,第三場的策問五道,三道是關於選拔官吏與吏治的題目,其餘兩道一為經濟時務,一為安邊策。

  “自昔用人之法,成周有鄉舉裡選,漢有賢良孝弟等科,逮夫隋唐,始設科以文藝取士,果何代之法為最歟?”

  “我朝用人有科舉之令,有胄監之選,有材幹之貢,三者果孰為盡善而可以行之歟?若夫選舉考核,歷代各有其法,其詳可得而悉聞歟?抑可施之於今歟?願聞其說。”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

  林老爺果然把中樞的幾位都給研究透了,這猜題之準,絕了!

  賈琮已經能想象到寶玉揮毫潑墨,罵遍公卿的卷子了,寶二爺,送分題啊,千萬別錯過了。

  “對曰:國朝之治,本之於道德,而見之於事功。德為政治之本,事功著敬治之效。是故民俗之厚在於教化,吏治之舉在於嚴課。試士風之振在於興學校……”

  今科會試的題目對於賈琮來說那真是得心應手,無論是吏治還是經濟、安邊策,這兩年他都可以說是親身經歷。

  整頓江南、開海、平倭卻虜,恰好完美的對應了這三件大事。貢院發放的蠟燭他都沒有用多少,五道策問答完時,估計別人連一半都沒寫完。

  二月十六,午時剛過一半,貢院的大門就被緩緩打開。賈琮將考籃往身上一掛,就揹著寶玉走了出去。

  會試是在二月,昨夜突降大雪,哪怕有火盆取暖,寒冬的尾巴在還是將寶二爺給幹翻在了考場上。

  不過他還是堅持將五道策問給寫完了,寶二爺哆哆嗦嗦的給賈琮說了原因,他這輩子都不想再進貢院的大門了,這比地獄還要可怕!

  城中的大夫幾乎就沒閒著的,昨夜的大雪至少讓三成的考生受了寒生了病,賈琮自己也感覺鼻子堵得厲害,一回府就被赦大老爺扔進了大木桶中,洗刷完裹上被子灌了一碗湯藥。

  一覺醒來腹中空空,迎春端來熱乎乎的肉粥,賈琮連幹三碗肉粥才感覺徹底活了過來。

  “二姐姐,寶二哥怎麼樣了?”

  迎春浸溼了手帕,將賈琮臉上殘留米粒肉渣擦乾淨,重新用被子裹成個粽子,這才說起了寶玉的情形。

  “御醫紮了針用了藥,方才聽雲妹妹說,昨夜發了汗,再吃幾日湯藥就無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