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 紅樓百年之舊事


  前朝至元四年,黃河氾濫,致使山東、河南、徐州等十五州縣百姓流離失所。

  恰逢周子旺起兵反元,戰火瀰漫,徐州劉氏一家為避兵災,不得已隨流民往南,入建康投奔遠親。

  至元六年,經過一年多的打拼,精通行商的劉氏一家已小有家資,於建康重新置辦家業。

  同年八月初八,入夜時五色光貫紫微,劉氏痴傻十五年的獨子劉錫突然一夜轉醒,有仙人入夢教授仙法,十五年間已學究天人。

  順帝至正十一年,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埋下石人,背刻“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並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韓山童被誅殺。

  五月,劉福通、杜遵道等人起兵反元,號紅巾軍,攻克多個州縣,天下震動,四方雲動之下,皆有反元義士起兵。

  元庭大驚,下令諸省官員鎮壓起義兵馬。建康之元庭官員趁機大肆搜刮,原本經過十餘年經營已是建康大族的劉氏,被貪官冠上了謀反之罪名。

  劉錫不忿貪官汙吏逼迫,聯合建康數家大族,於冬月初一起兵反元,並於第二年六月時,已攻佔建康、揚州、鎮江、泰州等十一州縣。

  至正十三年正月,劉錫已坐擁江南、湖廣兩省,擁兵三十萬。正月初一,立大夏,改建康為金陵定為京師,建元武隆,登基稱帝。

  前院至正二十一年,大夏武隆九年,七月,大夏攻克大都,元庭北逃,九州一統,天下太平。

  武隆十年,帝命大匠制金書。上篆仙文,藏於金陵祖廟神龕前。

  太平興國八年,太宗文皇帝遷都燕地,金書隨祖廟北上,至天麓山供奉。

  金書製成至今,無一人能知曉其上仙文之意。

  賈琮只看了首頁上的篆字後,就已經確定太祖高皇帝劉錫亦是“天生宿慧”之人。

  太上皇劉濟看出了賈琮的異常,這小子向來心大,萬事不放在心上,卻只看了一眼金書就激動的雙手顫抖。

  “你能看懂金書上的仙文?”

  賈琮撫摸著金書上的文字,激動的說道:“這不是什麼仙文,只是一種特殊的文字,天下間或許只有我一人能夠看懂。”

  “真的?上面說了什麼?”

  這一下劉濟也激動了起來,一百年了,終於有人能解密金書上的內容了。

  他激動之下只覺腦中一陣恍惚,打了個趔貼差點摔倒。壹趣妏斆

  賈琮忙將其扶住:“聖人莫急,咱們還是先坐下,容我細看,為您轉譯金書上的內容。”

  兩人直接抱著金書,坐於殿中蒲團上。賈琮指著首頁上的字,苦笑道:“這一句的意思是,四十年了,我好想喝可樂啊!”

  “可樂?這是什麼東西?”

  “一種飲品,是不屬於這個世界上的東西。”

  “不屬於這個世界,不屬於這個世界……”

  劉濟的目光變得呆滯,喃喃道:“難道太祖真是下凡的仙人?”

  賈琮搖了搖頭:“聖人,我喝過可樂,或者說,我前世喝過。”

  劉濟猛然清醒,死死攥住了賈琮的手腕:“前世?你是說前世?你跟太祖來自同一個世界?是仙界嗎?”

  賈琮再次搖頭,安撫著激動的太上皇。

  太上皇年紀大了,他真怕老爺子太過激動有個萬一。

  “不是仙界,就像是轉世投胎,忘了喝孟婆湯,投胎之後還帶著前世的記憶……”

  賈琮仔細想了想,沒有隱瞞這些。不過他將魂穿的事換了一個說法,改成了轉世投胎。

  “《道德經》開篇有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按照我的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並不是世間唯一。”

  “《易經》中有一句話,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極就是天、地、人三才,所有卦象的陰陽變化,均在這三才之中。”

  “就如同太極圖一樣,陰陽交融又陰陽相分,但是兩者之間總是有一點相互聯繫。”

  “地界稱為陰間,在道教的理念中陽間的人死後,魂魄就會飛到陰間,等著在陰間審判後再次投胎到陽間。”

  “按照太極理念去看,陰間指代的就是黑魚,對應的生人所在的陽間即是白魚。普通人就是在這陰陽之間不斷的輪迴,沒有盡頭。”

  “天界則是陰、陽之間的聯繫,道教修行者自陰陽世界飛昇。跳脫出了陰陽之間的輪迴,但是又和陰陽兩界相互聯繫。能夠全其身,有生而無死,成為凡天之上的純陽真仙。”

  說到最後,賈琮撓了撓腦瓜子,咧嘴憨笑:“當然,這世上到底有沒有天界,有沒有神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四歲那年我突然覺醒了前世的記憶,就像是轉世投胎時喝了摻了水的孟婆湯,失了效果,讓我在四歲時能夠想起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