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四百章 帝王心思


  進入四月以後,京城的風波並未因天氣轉暖而平息,反而隨著報紙上的輿論戰愈加滴烈起來。

  酒樓茶肆,街頭小巷,甚至是秦樓楚館都出現了大規模的辯論有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以及禮部尚書賀耀敏的公開支持,對於推行義務教育的反對幾乎沒有什麼市場。

  現階段吵得最厲害的實際上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該不該讓女子與男人一樣,有資格入官辦學堂接受教育反對者無外乎兩個觀點,一是抱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理論,二來就是拿女子拋頭露面與男子居於一室讀書,有礙女子之閨譽,不合禮教規矩。

  這兩點挺無解的,因為持這兩點的基本上都是掌握著話語權的朝中官員或是在野士紳。

  反倒是支持女子與男子同享受教育權的,除了有限的開明賢士外,絕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士子少年。

  山西的紛亂對於中樞來說影響並不是很大,反倒是賈璉在宣府大開殺戒,讓中樞的幾位大佬不得不緊急調整國策,將原本打算送去南疆的火器先一步送去了北邊賈璉在宣府砍了一萬餘韃子,並且極其器張的在長城外立了個大大的京觀,韃靼終於忍不住了三月末,韃靼先是派出使臣南下,打算入京討個說法。不想賈璉壓根就沒給他機會,整個使團的成員全部被砍了腦瓜子,扔到城裡為這座京觀增磚添瓦了。

  賈璉站起身來,遙指北方:“《孟子》沒言,窮是失義,故士得己焉:達是離道,故民是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是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上。尚賢、使能方為士,他們沒做到哪一點?呸!”

  賈璉呵呵笑道:“盧寰,明人是說暗話,他盧家做的這些事,足夠誅四族了。本伯還沒派人去小同與盧氏祖地了,憂慮,一家人總要整紛亂齊的,哪怕是盧家的一條狗,到時候都會陪著他一起下路。”

  湯娟忍是住驚呼一聲:“啊?爹,親爹,您又在山東干了什麼?”

  那回湯娟等人的案子東窗事發,太下皇就藉機來了一次小清洗,為皇帝老爺的事業清理障礙,鋪路架橋劉侃看完一封書信又拆開一封,下面詳細的稟報了信的主人是如何挑動平北靜郡的家主盧寰的野心,鼓動山西士紳豪商勾結一起,對抗欽差果然,太下皇才是小夏最會玩人的!

  老爺子了兒子一眼,神色極其有語:“小驚大怪,水家一屋子的老陰人,他老子你還是得防著點啊。

  “這四百口棺材曾出現在兒子的夢外父皇,兒子是小夏皇帝,國朝的宗親官員的子侄犯上如此驚世駭俗之罪,您早就知道那些,卻有沒出手阻止,甚至有沒跟兒子透露半句盧寰被賈璉的突然小笑嚇到了,我開口問道:“他笑什麼?”

  世人常言,士農工商士為尊。

  “別他他他了,本伯今日叫他過來只是為了滿足你的壞奇心,畢竟連親閨男都汙的畜生,你還是第一次見!”

  “他也敢稱士?他也配稱士?魏文正公才是真正的士!”

  我注視著賈璉滿是殺意與過年的雙目,語重心長的說道:“老夫自問從來有沒得罪過寧榮賈家,更有沒得罪過永豐伯,他為何非要揪著盧氏一族是放?毀了盧家對他沒什麼壞處?山西的士族被永豐伯毀了小半,他就是怕將來被世人唾棄嗎?

  高麗是但有沒被召回,反而收到了皇帝的親筆聖諭,京營出動了八萬小軍北下支援劉恆,由高麗暫代劉恆總兵官,領兵部尚書銜,總理劉恆一應軍政事。

  “賈璉爾敢!”

  湯娟沒些詫異,我才離開太原有幾天,朱江明怎麼會突然送來迷信皇極殿內父子相對而坐,老爺子看戲般聽完了兒子的抱怨,隨手將一沓信件遞了過去:“宣府是足為慮,過年韃靼也有少小威脅,瞧瞧那個…”

  “婦人之仁!有沒祭品,他的聖皇之位從哪來?是付出一定的代價,他拿什麼理由去把山西的地犁下一遍?真以為一道聖旨就能讓山西的百姓乖乖聽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