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四百七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

  四方商客雲集京城,每日光是商稅就已經達到了十萬兩白銀的規模,而且還在不斷的上升朝廷的確有錢了,戶部上奏減免國朝農稅,由皇太子批覆准奏,元祐十年臘月十七,內閣下鈞旨,自元祐十一年開始,再次減免國朝田賦如下至此,大夏田賦已經降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程度。

  除大宗田產外,國朝百姓戶均十畝口糧田完全免賦,超過十畝之田,田賦一成:過二十畝者,田賦兩成;戶百畝田以上,田賦三成;五百畝以上者,田賦五成朝廷正式立法,最大程度上對土地兼併進行抑制。

  皇太子同時下詔,天下無地之民,可租賃官田,三年免租,三年後畝租兩成,各州縣不得藉此生財,有違令者,斬戶部撥發銀錢,以供州縣購買耕牛、打造農具以助佃農耕種,並以無息之貸,供其糧種這一次連接數道詔令助農惠民,消息很快隨著邸報曉諭四方都察院隨即奉旨派出數名御史,開始巡查各處,以防地方官員藉機生害民之策。

  畢竟以前就有此類之事發生,往往上面的政策明明是好的,傳到下面,就會有人歪曲了中樞之令,將好好的政策弄成了害民之法。

  賈琮看著手中的《京城晚報》,頭版署名弘言的文章令他哭笑不得。

  “太子哥還真是哪有自己誇自己的!”

  弘言嘛,那不就是太子哥的發言估計是惠農之策這兩天被百姓熱議,讚頌太子賢明的傳言據說聲入雲霄,讓太子哥幹勁十足,竟然又有了別的想法。

  不過到底是二聖聯手培養出來的儲君,還沒被誇暈了頭,知道政策的實施最好先問一問百姓的真實想法,“報紙求策這一招的確是個好想法,不過眾口難調,太子哥怕是要頭疼的忙上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過兩天他大婚,會不會在洞房中批閱奏章?”

  嘖~還是皇帝老爺會玩,這一招“病遁”玩得可真溜,滿朝文武被革新官制的事弄得睡不著覺,太子被一本本奏章壓得快喘不過氣來了,皇極殿中依舊是歌舞昇平。

  黛玉白了賈琮一眼,將手中的公文放下,單手撐著下巴看向窗外悠然落下的雪花。

  “昨日我去宮中,大姐姐還跟我說,她與楊娘娘翹首以盼皇兄大婚,到時候可以把宮中內務交給太子妃”

  賈琮撇撇嘴,用火鉗翻著放在火上的兩顆土豆估計楊妃娘娘與元春也是被後宮那些麻煩事煩的不行,盼星星盼月亮想趕緊讓張家六姑娘入宮,好將這種吃力不討好的燙手山芋丟出去。

  “楊娘娘人家才懶得理會宮裡的那些破事,大姐姐又是一門心思的養育小皇子,更不想沾染六宮的麻煩,倒是張六姑娘…嘖,也不知到時候會不會有傻子,去戳老公爺的肺管子。”

  這宮中從來不會缺傻子,肯定會有人覺得張六姑娘年紀小、輩分低好欺負,卻不知皇帝老爺給太子定下張家的姑娘,就是因為張家的漢子不好惹特別是寵孫狂魔老公爺“大姐姐說她已經請了旨,過完年就回家省親,打算在家裡多住些日子,聽到黛玉如此說,賈琮拍手叫好。

  好主意,避開那些破事也好。就是苦了楊娘娘黛玉莞爾一笑:“楊娘娘也請了旨,不過她不是回家省親,而是打算帶著淳兒來咱家院子住上幾日啊?

  還能這樣?

  賈琮仔細一想,貌似自家耗費銀錢修建的省親園子,真正算起來,算是皇帝老爺家的宅子他想著想著就苦笑起來,煩悶的癱在椅子上說:“那可真是榮幸',一下子來了兩位皇妃,一位公主,還有一位小皇子。”

  黛玉衝賈琮眨了眨眼:“你怎麼會覺得只有這些人?”

  太子爺大婚,賈琮這個太子心腹自然是要全程參與操心。

  好在那些流程什麼的,都由禮部與宗正寺主管,他只要按照人家的規定,一步步的走上一遍就好。

  就算如此,臘月二十大婚順利辦完後,賈琮挪著快要僵硬的雙腿回到家時,已經是亥時末了臘月二十一,賈琮一覺睡到了午膳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