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三章 除夕日常,突發驚變(5000字)

  皇家的這位太后娘娘,本身就是個愛熱鬧的人。

  這些年日子過的舒坦,老人家的身體越發的好了,愛熱鬧的性子是更加明顯。

  反正她的養子是皇帝,丈夫愛美人歸愛美人,對她還是很尊敬的,整個天下,誰敢說她半個不是?

  祖宗之法?估計皇帝老爺這會正等著哪個傻子喊出祖宗之法四個字呢。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年嘛,就圖個喜慶吉利。

  距離宮中夜宴尚早,賈家的舊有流程不變。

  貼春聯、放鞭炮,一大早就有西街大小族人前來府上給老太太磕頭。

  老太太有錢啊,她是整個賈家最有錢的人,早就讓工匠融了不少銀錠,打了整整價值兩千兩的金銀錁子。

  福壽祿三仙是金、銀錁子上的常客,老太太總想著讓小輩們健健康康的,跟著她這個老太太享福。

  大大小小的孫子一人十顆金閃閃的金疙瘩,價值對於如今的賈家來說不是很高,包括賈琮在內,一眾腦瓜子都在榮禧堂磕的咚咚響。

  就連還只會說疊音的賈家大姐兒七七、林家的墨哥兒,都跟著一眾親長咚咚的給老太太磕頭謝賞。

  賈家這幾年的變化很大,但幫扶族親的傳統從未改變。

  哪怕如今的西街族人各有各的造化,但老太太還是遵照以往的規矩,只要來府中給她磕頭的,每人一個小銀錁子,價值不過二兩,卻也是她的一份心意不是。

  倪二帶著他的老孃也來了,這個曾經混跡於坊市中的潑皮閒漢,如今已經繼承了父祖的遺志向,入了榮國府之門,成了賈家的親兵家將。

  老太太與一眾西街的老婦人小媳婦在屋子中說笑扯著家常,倪二則是請了賈琮來到僻靜之處,跟他彙報著這兩日京城的情況。

  “三爺神機妙算,這兩日四處串聯的人中,不但有那些文官老爺,還有不少是咱們勳貴武將。特別是那些有世襲官爵的人家,這兩日有不少人跟文官秘密來往。”

  “意料之中的事,革新官制,不僅僅是針對文官,最主要的,是打破將官的世襲制度,選拔出合格的將校。”

  賈琮早就想改革軍中的世襲制度了,當下的大夏軍中,不說別的,龍禁衛中就有許多承襲父祖之職,在軍中混日子拿餉銀俸祿的人。

  按說父祖先人為國朝賣命,血流了淚流了,兒孫安享富貴沒什麼不對。

  但軍中職位,但凡兒孫不爭氣,萬一上了戰場到底還是不是那些想要子孫安享富貴之人原本的打算。

  刀劍無眼,更何況這種制度已經違背了初衷,倒不如多給些撫卹銀,擇優錄用更好些。

  此處先略過不提,賈琮現在擔心的就是皇帝老爺步子跨的大了,這回激起的不僅僅是文臣那邊的反對,就連天然與皇家同盟的勳貴武將,也有不少人站在了皇帝的對立面。

  “這樣,你再多派些人,暗中查一查到底有多少武將摻和了進去,把名單都列出來,我先看看都涉及了哪一衛。”

  若只是打打嘴仗倒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千萬別把軍隊給搞亂了。

  “不至於吧,這可是京城,天子腳下,誰會這麼傻?”

  就如今天子堪比上古聖皇的威信,倪二不相信誰會犯這個傻,在龍禁衛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

  但賈琮從來不會低估利益之下有些人的瘋狂,更何況龍禁衛中,本身就有人被皇帝的革新官制之策,觸及了切身利益。

  他再三叮囑倪二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直到天色漸暗,他才陪著家中的親長悠悠趕往皇城。

  ……

  元祐十年的最後一夜,整個京城都處於一種喜慶而又躁動的氣氛中。

  耳邊不斷迴響著鞭炮、煙花的響聲,還有孩童們的歡聲笑語,以及大人們的焦急呼喚。

  禁軍今日不但沒有休息,反而增添了不少人手。

  嶄新明亮的甲冑,閃著寒光的利刃,不但沒有讓那些孩童感到畏懼,反而一個個羨慕又崇拜的看著面前走過的一隊隊巡城禁軍。

  戍守宮門的大漢將軍並未阻攔今夜來宮中赴宴的貴人,老太太在兒媳、孫女的攙扶下很快就來到了慈寧宮。

  殿中已經坐著不少宗親命婦,老太太還看到了自家已經嫁去柳家的二孫女迎春。

  老太太在拜見完太后娘娘後,就將迎春拉到跟前,小聲責怪道:“你這丫頭,懷著身孕呢怎麼也跑過來了?告個罪呆在家中就好,難道娘娘還會怪伱不成?”

  迎春臉上的紅潤與光澤,無不彰顯著她的日子很舒坦。

  她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己並不顯懷的小腹,跟老太太小聲解釋道:“夫君今日當值,沒辦法在家中陪我。御醫說孫女這一胎很安穩,偶爾出來轉轉也不礙事,便想著還不如來宮裡,也能跟祖母、母親一同守歲過節。”

  這還是迎春從榮國府嫁出去後首次過年,柳湘蓮不在家,她一個人守著偌大的理國公府,想想都覺得心慌。

  她眼中已經泛紅,不自覺的跟老太太撒嬌說道:“祖母難道不疼孫女了?今歲我沒收到祖母的壓歲錢,彆扭了好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