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零一章 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哭嚎聲、請命聲立時頓住,一個個抬頭看著神情冷峻的夏守忠。

  “冤枉啊,我夫君死的冤啊……”

  夏守忠冷哼一聲:“陳氏,莫要哭嚎。冤不冤自有司定論,咱家這是來傳陛下口諭,看在你白孝在身,咱家就不追究你違制失禮之罪了。”

  “肅靜!”

  龍禁衛齊齊一喝,陳氏也好,其他人也罷,一個個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雞鴨,紛紛閉上了嘴。

  皇權威嚴,有幾人能像賈琮那樣敢在奉天殿上撒潑打滾耍無賴?

  “陛下口諭,陳、萬之案,朕已命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詳查,明日大朝朕會親自審問。爾等今日的違制失禮之舉,朕暫不追究,立刻散去!”

  皇帝老爺的口諭,令宮門前寂靜一片。

  然皇帝這兩年似乎平和了不少,令不少人失去了對聖旨的敬畏。

  陳氏倒還罷了,一介婦人,能來宮門前哭嚎喊冤,那都是有人在背後支招。

  丈夫死了,若是再惹怒了皇帝,她與兒女將來還怎麼活?

  陳、萬的家眷親人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在得到了皇帝的承諾後,就想回到家中等候朝廷的處置結果。

  不過這件事到現在,根本就不是死人不死人的事,而是有人要藉此向皇帝老爺的革新官制之策發難。

  所以,陳氏等人想退,有人不會讓她們退,這就是棄子與執棋手的區別。

  譬如此時,陳氏已經準備叩拜領旨,卻聽一旁有人冷哼一聲……

  “閹豎,便是爾等奸佞矇蔽聖聰、阻塞言路,才使得權貴橫行不法,當眾殺害朝廷命官。今日吾等便要以正義直言,來護煌煌天道公義,爾還不速速回去,將此等天大冤情暴行稟於御前!”

  “青陽公說得好,我等正義之士,以護佑天道公義為己任,必不令那權貴橫行不法!”

  夏守忠冷冷看了一眼慷慨陳詞的白鬚老者,以及附議其言的中年文士。

  那中年人他不認識,但這被稱呼為青陽公的人他可太熟悉了。

  前翰林院掌院學士,現京畿大儒之一,青陽書院的山長,理學大家袁述,人稱青陽公。

  這人才學沒得說,那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但此人的品性嘛……呵,學閥說的就是這號人。

  只要是與他的意見不同,立馬就會上升到正邪之分。只要是與他的理論不同的言論,統統劃歸到邪道中去。

  他的青陽書院,只招收豪門之子或是理學之人,寒門之子根本入不了他的門,真正可以說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袁述當初摻和進了儲位之爭,元祐初不得不辭去官職,以散階提前致仕。

  這人心不甘啊,在京畿開了一家不大的書院,招錄達官貴人之子,很快就闖出了名堂,被人奉為理學大家,名聲比之當官的時候還要大些。

  原本還琢磨著養望幾年再回朝堂,可沒想到先是賈琮與黛玉搞出了個義務教育,打破了學閥對知識的壟斷。

  如今皇帝老爺又要革新官制,甚至有傳言要改革科舉制度,這算是掘了袁述這種人的根基。

  這段日子他與人不斷串聯,經不住別人的挑撥,袁述親自下場了。

  陳壽時就是他的弟子之一,包括陳壽時當時在皇陵說的那些話,實際上都是袁述一直灌輸的思想。

  泥腿子,豈有資格沾染高貴的聖人之道。

  革新官制,此邪法也!

  天子就該垂拱而治,實在不行,皇帝窩在後宮玩女人就好。天下大政,就應該由他們這些有學識的能人去操持。

  夏守忠默默記住了附議袁述之言的人,冷冰冰的說道:“咱家就是一個閹人,皇爺說什麼,咱家就幹什麼。袁先生好大的口氣,張口正義,閉口天道。行,咱家這就回御前去,將袁先生的‘正義直言’一字一句的稟報給皇爺。要不袁先生再等等,說不定咱家這個閹人去回了皇爺後,皇爺會令袁先生去審問一下永豐侯這個‘殺人犯’。”

  袁述也沒想到夏守忠連辯駁都不辯駁,甚至是反將了他一軍。

  他打打嘴仗還行,審案?還是審永豐侯賈琮。他會嗎?他敢嗎?

  這……

  呵~

  就知道這群人都是嘴強王者,還正義直言?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