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妥協了?


                 如果說二聖對賈赦、劉恪的偏袒朝中眾人已是見怪不怪,最多嘴上抱怨幾句。

  那麼對於賈琮的“無罪開釋”,則可以說是如同往表面上還算平靜的水潭中扔進了一塊巨石。

  哪怕今日是上元佳節,朝廷都開沒有開印,不到夜幕降臨,通政司就往勤政殿一筐一筐的送彈劾賈琮的摺子。

  皇帝隨意翻了幾本後,表情從一開始的漠不關心逐漸變為了凝重。

  “大伴,你去給曹久功說一聲,讓他派人給朕盯緊了,看看都是誰能有這麼大的能量,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串聯了這麼多的人。”

  一旁幫忙處理摺子的太子劉弘很快翻看了大約十餘封奏章,頗為擔憂的說道:“父皇,兒子有些不懂,這裡面還有不少人跟賈家的關係不錯,為何也會彈劾琮哥兒?難道說,他們也希望父皇處置琮哥兒?”

  沒道理啊,若是別家還好說,鎮國公府牛家跟寧榮賈家那是百年老交情,老牛怎麼也摻和了進來,上本彈劾賈琮?

  還有林如海的幾個同年友人,不但沒有幫賈琮說話,反而在奏摺中拿著賈琮一慣主張的“依法治國”來說話,非要皇帝以“殺人者償命”上諫,大有要弄死賈琮的跡象。

  沒道理,真的沒道理。

  人見人愛,在文武兩邊都有好人緣的賈琮,竟然會落得人人喊打喊殺的境地。

  劉弘愁的不行,皇帝卻在此刻笑了起來。

  “吾兒還是被表象迷了眼,你仔細琢磨琢磨,你皇爺爺跟我,會讓賈琮死嗎?”

  劉弘腦瓜子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開什麼玩笑,要不是賈琮年紀實在有些小,估計這會已經進了中樞,出將入相了。

  一個國侯,根本無法做到酬功,他老子現在是刻意的壓著賈琮的功勞,就等將來自己繼承皇位,給賈琮封公授爵,讓其成為他劉弘的左膀右臂。

  就像是昭武年皇祖父有榮國公賈代善,元祐年父皇有文正公魏慶和,歷代的帝王都是有屬於他自己的絕對輔臣,或文或武,他劉弘的這位還在成長期的絕對輔臣最為優秀,文武兼備,更是生而知之。

  滿朝文武都清楚賈琮對於皇帝以及未來皇帝的重要性,那麼當朝中有大批大批的人聯手彈劾,想要斬斷賈琮的仕途時,就該好好想想,到底是誰要怎麼做,他們是要幹什麼。

  文武之爭在當下已經成了次要的矛盾,黨爭怕是要正式登上大夏的朝堂了。

  在皇帝的提醒下,劉弘突然靈光一閃,眼前的迷霧就像是被瞬間清空,所有的疑惑都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牛公他們是在提醒父皇,朝中有人在暗中勾結,想借此事斷了琮哥兒的前程!”

  皇帝欣慰的點了點頭,他將手頭的一本奏摺遞了過去:“不止如此,伱自己看看這一本……”

  劉弘接過來一看,上奏之人令他咋舌。

  “林如海的速度還真快,只是他的這些話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心?”

  原來這奏摺是林如海上的,其上千千言,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不管他的女婿有沒有錯,陳、萬二人的罪更重。

  陳壽時、萬輝宣以及沒死的那幾個,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誣陷國朝重臣謀反,並藉此抨擊朝廷新政之策,其心當誅。

  這件事說到底是因為新政,反對新法的人已經無法拿出合理的依據來反駁新法,而是以莫須有的罪名來攻訐變法一派,這是挑起黨爭,而且是用最惡劣的手段。

  今日若不嚴懲,他日,朝堂上將滿是小人奸佞,正直之人根本難以抵擋小人動不動扣帽子的攻擊方式。

  “莫須有……”

  這三個字真是令人感到脊背發寒,身為帝王,最忌諱的就是莫須有。

  今日張三以莫須有彈劾某位重臣有不軌之心,明日李四上,後天王五再上……

  造謠的成本只需要幾口唾沫,想要自證清白卻是難如登天,更別提要讓別人相信。

  就算皇帝足夠賢明,這說的人多了,三人成虎之下,估計再賢明的皇帝也會在心裡犯嘀咕。

  只要罷一個人的官,甚至是殺一個人,就能消除某個對江山社稷的威脅,你就說會不會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