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零八章 寶二哥,你竟然要去那種地方!


                 順義縣城就那麼大點,公主府的扈從親兵自然不會只打聽到孫綺之案這一樁事。

  隨著這兩年義務教育的推廣,以及報紙的流行,民智漸開,以前很多在世人眼中天經地義的事似乎不再那麼天經地義了。

  比如各種不該繳納的苛捐雜稅,比如里長、族老的剝削欺壓,百姓們對於鄉紳的畏懼正在逐漸消失。

  哪怕明面上不說,但對於欺壓良善的鄉紳,老百姓還是會用極其樸素的價值觀判定他的善惡,然後在某一件事時徹底爆發。

  天下間還是有很多不畏強權敢於相爭之人,譬如為了女兒敢於跟隨黛玉入京的孫屠夫,譬如那幾位偷偷給公主府親兵傳遞消息的順義縣百姓。

  黛玉沒有當場發作,不代表她對此無動於衷。

  “倒不是說順義縣縣令崔翔不盡責,而是皇權不下鄉,他一個縣令能做的事實上很有限。這還是在京畿,我都無法想象天高皇帝遠的邊陲之地,那裡的百姓是不是要永遠被鄉紳踩在腳底。”

  親兵打聽來的許多事,真的是駭人聽聞。

  賴氏女年紀雖小卻如此惡毒,其家風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其父賴昌德乃縣中大戶,本身就有舉人功名。其兄長賴鳩管理著家中的田莊,並在鄉間擔任里長一職。

  十年時間,賴家的田產增長了近一倍,賴鳩每年都要幫縣衙收繳糧稅,皇糧國稅,田賦勞役,賴鳩都會橫插一手,每一次都能讓鄉中百姓苦不堪言。

  至於說欺男霸女之事或許不顯,但根據傳言來看,這種事他絕對幹過不少。

  最惡毒的一次,順義縣有一寡婦,其夫便是因服役死在了河工之上。

  原本家中還有數畝薄田,苦一苦也能度日。

  可賴鳩藉口此婦人不貞,汙了族中風氣,竟將其沉入塘中,逼走其子女,霸佔了那幾畝薄田……

  婦人孃家不忿想要上告,但賴鳩乃是里長族老,闔族皆被其威勢所逼,對此事緘默其口。

  順義縣來查了好多次,皆無證據,只能草草結案。

  說白了,在鄉間宗族,族法大於國法。

  不貞之女被沉塘,族法允之,但律法不容。

  不經官府查證審判,族老里長想要吃絕戶,那真是太簡單了。

  但又有幾個農人懂得《大夏律》呢?

  這還只是親兵打聽來的其中一樁疑案,黛玉掀起車簾子,往外看了一眼天空掛著的暖陽。

  “我以前在書中多有看到聖旨不出紫禁城,現在看來,這話雖有誇張,但卻也是事實。”

  黛玉的感慨許久未能得到賈琮的回應,她疑惑的低頭看去,只見賈琮正眉頭微皺,雙目無神。

  “琮哥兒?”

  嗯?

  賈琮的額頭感受到了冰涼的觸感,黛玉用手指揉散了他皺著的眉頭。

  “林姐姐方才說什麼?”

  黛玉的手指往其額頭一點,嗔怒道:“虧我跟你說了這麼久,你竟是一點都不上心。”

  賈琮捉住了黛玉的手,輕柔柔柔弱弱的指腹,癢癢酥麻的感覺令黛玉忍不住嬌軀微顫。

  “林姐姐的事我哪能不上心,只不過方才我在想一件事,恰好與林姐姐的想法不謀而合,正琢磨該如何給你說哩……”

  這還真不是說瞎話,賈琮在聽到黛玉說皇權不下鄉這句話時,心中就有了一個想法。

  新法遲遲不能打開局面,至今還都是在外圍打轉,就是因為新法的實施,始終卡在縣這一級。

  就像清丈土地,賈琮的便宜老師徐青藤,在江南跟士紳鬥了兩年,都沒能徹底清查清楚江南的田地。

  甚至在革新稅制的時候,聖旨都貼在縣城門口了,鄉間還有百姓被士紳蠱惑忽悠,扛著鋤頭跟欽差對抗,抵抗新法的實施。

  皇權,真的就不能下鄉嗎?

  “林姐姐,伱說若是讓退伍的禁軍去鄉間擔任里長,能不能改變當下皇權不下鄉的格局?”

  ……

  二月初四,黛玉與賈琮離開不到三日就重新回到了京城,不知有多少人在好奇,這位每年都要巡視京畿義務教育的文安公主為何會中斷巡視突然回京。

  不過這一次的事在黛玉看來很重要,她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她緊趕慢趕的回京,就是為了後日的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