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二十章“夫妻”聯手


                 花朝節百花朝聖,黃華坊貴人云集。

  林府門前,夏守忠高聲宣旨,眾人躬拜聆聽。

  “敕曰,朕嘗聞臣子以功侍君,君以爵酬臣。自古聖賢治國,皆賴英才輔翼。正治上卿、資德大夫、太子少師、戶部尚書林如海有功於國,得信於民,實乃國家之棟樑,民族之脊骨。

  今朕承天命,膺歷數,臨馭萬方,茲爾之功,特此封賞,以彰其德。敕封林海為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長洲縣侯,食邑八百戶,襲三代始降。”

  自古封侯拜相,推恩及親,封妻廕子自不敘說。

  林如海一朝封侯,皇帝當然不會少了對其父母、妻、子的封賞。

  追封其父、母長洲伯、伯夫人,追封已故髮妻賈氏敏為長洲縣侯夫人,特命禮部、工部並蘇州府衙重新修繕其墓,賜雙鶴等陵寢陪葬禮器。

  蔭封其子林墨玉為承事郎,賞金玉器、文房四寶並御製四書五經等聖人典籍……

  一連數道敕封的聖旨,不但砸懵了林如海等林家諸人,就是今日來林府賀喜看熱鬧的,都被這幾道聖旨給砸了個七暈八素。

  誰都知道以林家公主在宮中的受寵程度,就算皇帝不親自下旨封賞,後宮的娘娘也會賜下賞賜。

  可沒想到這個封賞也太逆天了些,他孃的林如海竟然封侯了!

  皇帝在聖旨中沒有直接敘說其功,很多對朝中事不怎麼了解的人還覺得林如海是靠著閨女得了這麼大的賞賜。

  但中樞官員心裡都清楚,今日的封侯之賞,事實上早在數年前,甚至是十數年前就已經註定了。

  不提別的,就說林如海任揚州巡鹽御史那幾年所作之事,可以說是功比滅國,甚至要高於滅國之功。

  皇帝至今還記得他最艱難的時候,江南的鹽稅銀子,每年最低都有兩百萬兩白銀送到京城來。

  元祐五年,賊子為了吃下江南鹽課這塊大肥肉,可以說是將林如海逼到了生死邊緣。

  幾乎家破人亡的林如海就是到了那般田地,他都沒有向邪惡妥協,硬是撐著病體為國操勞。

  這樣的臣子,皇帝覺得他要是還吝嗇一個爵位,老天爺都會降下天雷劈了他。

  “陛下對林家還真是恩寵,內閣的幾位相爺都還沒爵位呢……”

  有人清楚林如海立下的功勞,但更多的人是無法理解這其中的玄機的。

  等皇帝被迎入林府後,看熱鬧的人群中,就有人心裡犯酸吃了檸檬。

  這人的話看似是為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抱屈,但他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大家都心裡有數。

  一旁有位少年讀書人直接了當的懟了回去:“知道文安公主之前為何會被送去榮國府嗎?林公為了國朝,跟江南的鹽商集團生死鬥爭。十年光陰妻子皆亡,僅剩的嫡女都無法看顧,這才送來了京城。後來又主持拓開鹽場,使得鹽價大跌……咱就不說林公在戶部的功勞,就憑林公讓全天下的百姓吃得起雪白的廉價鹽,封侯之賞理所應當!”

  三皇五帝至今,老百姓什麼時候吃得起雪白無毒的廉價鹽巴了?

  數年之前,便是京城的小康之家,都是吃的青色的鹽巴,貧苦之家別說青鹽,醋布都是奢侈品!

  “人無感恩之心,畜生不如!”

  那書生直接一甩衣袖,懶得理會那個明顯帶著挑撥之心的人。

  他提著一幅畫卷,走向了林府的大門。

  “國子監生、姑蘇學子蘇白,特來賀文安公主及笄大喜!餘無恆產,唯畫技堪堪,特獻自畫江南煙雨圖,還望莫要嫌棄。”

  門前迎接賓客的林柏一聽,哎喲,家鄉人士啊。

  “原來是故鄉才子,蘇生快快請進。金玉有價,才學無價。能得蘇生貴作來賀吾妹之喜,林家感激不盡。”

  林柏這幾年是被林如海親自帶著培養的,接人待物那是沒的說。

  隨著這位名叫蘇白的國子監監生入府,很快就讓許多還有些猶豫的年輕書生壯起了膽子,提著自己所書所畫的書法畫卷走進了林家的大門。

  文臣封爵啊,上一次封爵的文臣還是有大夏周公之稱的魏文正。

  林如海的封爵,讓許多文人看到了封爵的希望。

  這些書生學子已經將林如海當成了仕林魁首,他們今日入府不僅僅是為了給林家的公主賀生,更多的是想近距離的看一眼長洲縣侯林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