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五十章 理學,裂開了!


                 儒家在中原王朝成為顯學已有千年,隨著時間推移,的確出現了很多不合時宜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弊處。

  但有一點是誰都無法否認的,儒家學說在培養人性道德這一方面,功莫大焉。

  忠孝仁義禮智信,特別是侍君以忠這點,在那些倔強而又認死理的老孺心中,那是超越自己生命之重的信念。

  “很難想象,前一刻還在宮門前揚言要撞死在九龍壁上死諫,後一刻就號啕大哭,說自己逼迫君王非人臣之道,要以死謝罪……”

  賈琮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孟羅義與幾名友人,外加十餘名大漢將軍,硬是差點拉不住要撞死在宮門前以死謝罪的老孺。

  僅僅因為孟羅義鸚鵡學舌將賈琮的那番言論講了一遍,老孺們人都傻了,臉色是一陣紅一陣白,緊接著就號啕大哭,費力的站起來就要去撞牆。

  孟羅義他們是拉都拉不住,眼看就要真出現以死謝罪的事了,賈琮不得不跑了過去。

  人未至聲先到了,正當老孺們高呼萬死難贖己罪,掙扎著要撞死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一聲厲喝:“你們哪裡是在贖罪,本侯看來,你們這是非要逼得陛下下罪己詔不成?”

  這聲厲喝,如暴雷一般,喝止了所有人的舉動。

  “侯爺……”

  孟羅義立馬覺得心中輕鬆了許多,雖說依舊死死抱著一位老孺的腰往回拉。

  很快,跟隨賈琮而來的大漢將軍就擋在了老孺與牆壁的中間,算是暫時控制了局勢。

  賈琮這一回可沒有留什麼情面,直接像是訓孫子一樣,開口罵道:“你們也都是宿儒老臣,年齡最小的也是過了花甲之年,難道就不能好好想想,伱們撞死在宮裡,百姓會如何想?”

  只一問,老孺們好不容易停止的哭嚎聲又起來了。

  都是熟讀經史之人,哪個是傻的?

  今日若是真鬧出宮牆濺血之事,皇帝逼死宿儒老臣的罪名,把整條黃河的水引過來,都沒辦法洗清了。

  解釋?那也得有人信才行。

  前有抬棺進諫,後有以死謝罪……

  “陛下啊,老臣萬死難贖己罪啊!”

  “老臣錯了,老臣錯了啊!”

  “活了一輩子,還沒個孩子看得通透,老夫不如死了算了!”

  這回是想死都不敢死了,這些認死理的老孺們,此時是進退兩難,一個個雙眼無神,或是癱坐在地繼續嚎啕大哭,或是呆立原地,臉色煞白的渾身發抖。

  “侯爺,你看王大儒,下官怎麼覺得有中風之像。”

  那位渾身發抖的王大儒,死死咬著嘴唇,眼神空洞,賈琮忙去讓人喊御醫過來。

  這會別說死人,就是中風都會令宮外之人遐想連篇,編出無數不利宮中的流言蜚語。

  好在御醫來的很快,王大儒不是中風,而是氣的。

  被他自己氣的,自己生自己的悶氣,無法釋懷的悶氣。

  “老夫是被人給耍了……”

  王大儒不但是盛名在外的大儒,他更是前禮部堂官,身上還有太子少傅的虛銜。

  理學出身的清流宿儒,這會已經反應過來了。

  他一把扯住賈琮的手臂,氣的直哆嗦。

  “永豐侯,讓我死,讓我死,老夫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了!”

  賈琮也被氣笑了,還想著死?

  沒臉的事都幹出來了,抬棺進諫鬧出的風波對朝廷還有皇帝的影響那麼大,現在想一死了之?

  晚了!

  他掙脫了王大儒的手,嗤笑一聲:“我說王儒,你死了,自己可以心安理得沒了愧疚,那你們往陛下身上潑的髒水,誰去洗乾淨?”

  “老夫沒有,老夫一片忠心天地可鑑……”

  “宮牆擋住了,外面的人看不到你的忠心,只看到了宿儒老臣要以死進諫,罵醒昏君!”

  昏君二字出口,龍首宮宮門前剎那間落針可聞,連鳥雀都不敢出聲了。

  賈琮的話就像是一柄柄利劍,撕裂了宿儒老臣最後的遮羞布。

  是了,他們心安理得的死了,他們造成的影響,誰去處理?

  “永豐侯說得對,這都是我等造成的,合該我等去處理……”

  有一人開了口,其餘人也就重拾了信念。

  王大儒更是費力的從地上爬起,招呼老友們要出宮。

  這時卻聽孟羅義幽幽說道:“光解釋是無用的,百姓們已經先入為主,他們會認為諸位老大人是受人脅迫,不得不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