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六十章 萬世之法

  次輔夏令行的年齡也不小了,數月操勞,花白的頭髮都脫落了不少。

  內閣剩下的幾名大學士,林如海是最為年輕,屬於典型的少壯派。

  在周炯年後上了第一道告老辭呈後,朝中已經有不少人在猜測下一任的宰輔之位會花落誰家。

  大多數人在傳言夏令行會繼任首輔,不過也有消息傳出,說皇帝老爺更偏向於內閣排名第三的林如海。

  因為林如海不但年輕有精力,資歷也足,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如今主持了大半新政事,跟皇帝、太子最為合拍。

  因朝中局勢將變,很多人又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又一次開始了“君子結黨”,暗中串聯想要推更利自己前程的輔臣上位。

  一下子,京畿有不少內閣諸輔的“黑料”八卦。比如夏閣老喜好佛法,與佛門勾勾搭搭;郭培貴郭閣老好女色,某某日又納了一房小妾,那小妾還是個寡婦……

  最離譜的還是關於林如海的,說林如海寵妾滅妻,當初其妻賈敏便是因林如海想要將外室(錦瑟)抬進府中,氣死了賈敏。

  反正賈敏人都死了十餘年了,錦瑟又已經入了林家,成為林家唯一的女主人,髒水還不是任他們隨便潑。

  林如海對此是毫不在意,內閣的幾位老大人也都差不多的心態。

  他們不但沒有想過去壓流言,反而在值房中拿這些相互打趣。

  朝中那些中低層官員看不明白,他們這些老狐狸可都猜到了皇帝的心思。

  “陛下的意思,是讓咱們趕緊把那個《憲法大綱》完善,早日頒行天下。諸位,本閣之意,其他的就按張正矩所定之法施行,但君權神聖不可輕動,否則有社稷傾覆之危。”

  周炯耗費了近兩個月時間,總算將張正矩所草擬的《大夏憲法大綱》研究透了。

  說實話,他對於這部詳盡到髮指的新律還是很看好的。

  但在其中的某幾個方面,老大人總覺得如今施行此法,還是太過急切了些。

  就國朝這種幅員萬里,人口萬萬的超級皇朝,用法權限制皇權,逐漸演變為虛君制,這不是瞎胡鬧嗎?

  信不信今日將君權裝進籠子裡,明日就會四處烽煙。

  “本閣已經重新修改了此處,諸位先看看可行否?”

  周老爺子倒不是隻為了維護君權,實際上國朝最大的權力鬥爭從來都是君權與相權之爭。

  不過大夏連接四代賢明之主,對於相權制約君權看得很透徹。

  沒有約束的君權,是社稷最大的危險。

  但他作為宰輔也明白,過度限制君權,對社稷的危害更大。

  君權代表著中樞的權力,中樞弱則地方強。先秦時戰國紛爭,周天子連洛城的城門都不敢出,可見其危害之大。

  “我覺得大相公改的好,改革大都督府,強化天子對軍權的控制。同時削弱內閣對軍隊的影響,兵部只負責大軍招募、後勤補給事……”

  “還有這裡,我覺得應該再加上一句。天子詔令需內閣附名方可傳諭四方,內閣對聖旨的封駁權必須寫出憲法。”

  “日常之政務,內閣可直接藍批處置,無需勞煩天子。五品以下之臣子,內閣可依制任免。每五日或七日,內閣要向天子進行彙總稟報。這樣一來,天子也能輕鬆些。聖人倒還罷了,咱們陛下這些年算是我僅見之勤政君主。有時候我都怕咱們陛下累……咳咳,那啥在龍案上。”

  “此處也該再強調一下,新設之最高法院,最高監察院當與內閣平級。誰也不敢說後世之閣臣,就全是忠貞清廉之人。”

  “內閣、大都督府、最高法院、最高監察院直接向天子負責。但內閣有封駁天子詔令,監督天子之權,這樣一來,既可以更大程度上實現天子對江山社稷的掌控,同時也能強化內閣之權,也就是強化了中樞之權。”

  值房中的六位大學士,皆是國朝最聰明的那一批人。

  而且他們或是執掌中樞多年,或是在地方政績斐然,有極高的政治素養,很容易就發現張正矩所制之憲法大綱中的稚嫩錯漏之處。

  六人相互交換著意見,不斷的完善著這部新定之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