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六十一章 彈他!必須彈他!

  萬一哪天自己走了狗屎運,入閣拜相呢?

  奉天殿在短暫的譁然後,直接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他們被皇帝的九道聖旨驚住了,甚至忘記了叩拜接詔。

  還是內閣首輔周炯老大人先一步跪下,大禮參拜:“老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夏令行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郭培貴(林如海……)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內閣的幾位大佬紛紛跟在周炯身後,叩拜高呼。

  龍椅上的皇帝頷首微笑,受了宰輔們的叩拜。

  這一下,殿中文武哪裡還不明白,皇帝怕是早就跟宰輔們達成了一致。

  削弱分散地方官員的權力,加強內閣、中樞之權,明擺著是在行強幹弱枝之法。

  有了內閣的帶頭,剩下的人壓根就起不了反對的心思。

  他們這會都已經被皇帝下放給內閣的大權唬住了,一個個夢想著自己能入閣拜相,去享受一下那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潑天富貴呢。

  殊不知,皇帝早就與內閣諸位輔臣算到了今日的一切。

  先拋出強化相權,再祭出利劍砍向地方官。

  這樣一來,殿中的這群京官,估計都被早一步拋出的誘餌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估計已經腦袋昏昏沉沉,想不起他們也是要去地方當上幾年親民官,才有機會入閣拜相哩。

  看著殿中一個個拜下領旨的臣子,皇帝只覺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落下。

  一切都很順利,有了這份《欽定大夏憲法》,至少在法理上,自己給後世之君、後世之臣立下了法理規矩。

  這個法理規矩,不說萬世,只要不鬧出滅國之天災,千八百年的劉氏江山,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

  景陽鍾突然敲響,京城早就議論紛紛了。

  要不是隻響了二十四下,百姓們還以為這突然響起的景陽鍾,是代表宮裡的哪位貴人薨逝了呢。

  在百官被皇帝的九道聖旨砸懵之時,坊間已經傳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不過這些猜測雜七雜八的,要多奇葩有多奇葩,最終還是朝廷的佈告擊碎了一個個謠言,將整個京城給砸懵逼了。

  “天老爺,陛下瘋了!”

  這是所有得知九道聖旨內容的百姓,心中生起的第一反應。

  榮國府中,老大大聽著鴛鴦唸完了佈告內容,滿臉的不可置信。

  老聖人當初是想盡了辦法削藩、削臣子之權,用賈代善強大的軍事實力,硬壓著地方將權力收攏到了御前。

  當今皇帝竟然敢反其道而行之,下放給內閣如此大的權力。

  “天爺爺,按這麼說,今後的宰輔豈不成了九千歲?”

  老太太想起了孫兒賈琮曾講過的一個故事,在那個故事中,被君王寵信的太監把持朝政,被人稱為九千歲……

  “還有呢,坊間傳言大相公再一次上了辭呈,要致仕還鄉哩。如今下任內閣首輔呼聲最高的,是咱們家姑老爺林相國……”

  “這話可不興往外傳!”

  鴛鴦的話未說完,連官袍都沒來得及換下的黛玉就走了進來。

  她給老太太行了一禮後,就鄭重的警告道:“別人怎麼傳咱們管不著,但咱們家裡的人,萬萬不可傳這些話。先不說大相公是暫時走不了的,就算大相公要致仕還鄉,咱家往外傳這些話,於爹爹前程有礙。”

  宰輔之職,沒幾個文人能抵得住這個誘惑。

  林如海也不例外,若能成宰輔執掌一國之政,他就可以更便利的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但如今憲法剛剛頒佈,各項革新措施還沒實施,以國朝向來求穩的治政方針,周炯老爺子的第二道辭呈,百分百會被皇帝駁回,然後派遣太子前往周相國府中挽留一番。

  “怎麼說也得一年左右,等一切都安穩了,大相公才有可能致仕榮養。”

  有過一位宰輔累死在值房,皇家也不想周老爺子在任上薨逝。

  老爺子為國為民一輩子,也該讓其好好歇一歇享享清福了。

  黛玉想起今日周老爺子顫顫巍巍的蒼老模樣,她是大為傾佩。

  夏閣老年老體衰,郭相爺性格迂闊,海公是個爆碳性子……

  想來想去,內閣中竟真只有爹爹最為合適了。

  如今爹爹主持大半新政事,國朝如今的基調依舊是新政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