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七十章 聖躬危

  為此,內閣不得不再次出手,派出以戶部尚書文廉為首,從六部五寺抽調數名精英,聯合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組成的督查組,先去了山西,如今應該在去蜀地的路上。

  新任禮部左侍郎徐晉在山西殺的人頭滾滾,坐實了“儒魔殺神”的稱號。

  凡是與銀子有關的,就沒有一次不流血的。

  賈琮也算是看明白了,只要事關利益,特別是這種暴利行業,就從不缺膽大包天之徒。

  一路上,賈琮的心思基本都放在了發行紙幣這件事上了,根本就沒有注意神色變得肅穆的劉恪,以及宮中頗為肅殺的氣氛。

  直到他站在了皇極殿的殿門前,鼻尖微微抽動。

  是湯藥的味道……

  “聖人病了?”

  “唉,父皇……老了啊!”

  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瞞得住劉恪?

  而且皇帝也沒打算瞞住這個親兄弟,早早就讓其暗中臨時執掌了御前三衛,就怕山陵崩,京中出亂子。

  白髮蒼蒼的戴權依舊盡職盡責的守在殿中,聽聞是劉恪與賈琮一同過來,忙迎了出來。

  “十三爺、侯爺……”

  “戴大伴……”

  “戴公……”

  三人相互見禮,以往跳脫的老十三如今變得沉穩,戴權自然知道是因為什麼,臉上的悲慼之色根本就隱藏不了。

  “父皇今日怎麼樣?”

  “聖人聽聞侯爺回京,精神好了不少。這不,派了老奴在前殿候著……”

  老爺子如今住在後殿,往日熱鬧的前殿明顯蕭瑟了很多。

  三人快步進殿,穿過連廊直入稍小些卻也溫暖的後殿中。

  迎面便是消瘦了不少的皇帝,以及依著軟枕半躺著的老爺子。

  “兒子拜見父皇,拜見皇兄……”

  “臣賈琮拜見聖人,拜見陛……”

  “行了,又沒外人,拜來拜去的沒甚意思。”

  皇帝的精神頭也不好,隨意的抬了抬手。

  老爺子瞥了老十三一眼:“聽說你又打算出城去?弘兒那忙的腳不沾地,你就不知道去幫幫他。”

  自己的崽自己心裡清楚,老十三明面上是個紈絝混賬,實際上也是內秀有才之人。

  別的不說,老十三對於斷案很在行,往往能在細微處查出案子的真相。

  此時的劉恪,臉上沒有在殿外時的肅穆悲傷,反而一如往昔,眼珠子轉的飛快,抓耳撓腮。

  “爹啊,兒子這不是想著去西山獵上幾隻野味,給您嚐嚐鮮嘛。”

  這是實話,他出城還真是為了去西山打獵,最好能獵些好東西,給老爺子嚐個新鮮。

  聽到這個解釋,老爺子雖無表現出歡喜,卻也笑了笑指著一旁的椅子說:“行了,安心坐下。你老子我如今吃不得葷腥,一會陪我用些粥飯就好。”

  父子二人說完,老爺子這才將目光轉向了一直髮愣的賈琮身上。

  他上下打量,見其又黑又瘦,還有那臉上掩飾不住的悲色,明顯是知道他如今的身體情況了。

  “看來你小子在倭島吃了不少苦,往來奏章書信中說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都是哄人玩的。”

  報喜不報憂,賈家的老傳統了。

  行軍打仗,哪裡會喝酒呢?

  見老爺子衝他招手,賈琮近前半跪在床榻前,紅著眼擠出一絲笑來:“那您可就說錯了,小子是一點苦都沒吃,在倭島玩的可開心呢。這兩年我在那裡叱吒風雲,把矮矬子玩的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如今的倭島,家家戶戶都供著您與陛下的神位,早起上香,睡前彙報,恭敬的很哩。”

  昭武皇帝,大夏的太上皇,戎馬一生,最喜歡聽的就是戰場上的事。

  賈琮將徵倭之戰濃縮改編,照著評書故事的模式,給老爺子講了許久。

  故事裡他是神機妙算的“諸葛武侯”,老二劉怡與王子騰都是他的前鋒大將,似乎他只揮了揮羽扇,倭人就會丟盔棄甲,敗逃千里。

  老爺子聽得樂呵,精神頭明顯的好了不少。

  這一講就是一個多時辰,午膳送進殿中後,賈琮依舊沒停,一邊呼嚕呼嚕的撈粥夾菜,一邊吹著牛。

  一直到午膳後老爺子喝了藥,睏意上來後,皇帝才帶著二人回到了前殿。

  “希望父皇能多撐些日子,二哥應該已經收到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