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賈赦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七章 做人要厚臉皮啊


                 “志惟許國,忠實忘身。勵勇氣於熊羆,挺純誠於金石,而自擢其材傑。

  付以節旄,築壇膺將帥之權。推轂受疆埸之寄,而能橫戈奮勇,執戟揚威。

  有孫吳馭眾之方,得頗牧御戎之略。直氣幹霄,丹誠貫日。以英雄而自負,勵忠孝以立身。

  遇雲龍千載之期,居貔虎萬夫之長。養勇誓平於勁敵,操心自合於神明。

  一昨清廟宿齊,紫壇肆類。爾則訓齊禁旅,警衛宸居。顧忠力以尤多,在褒崇而豈恡。”

  “故奉天翊運推誠宣力武臣寧遠縣侯、右柱國、特進榮祿大夫、兵部尚書王子騰,西平內亂,東伐不臣,為國捍患,功莫大焉。奉監國太子令旨,賜諡武烈,昭昭軍魂,入國奉祀,以享萬年……”

  文臣諡文,武將諡武。

  烈者則是彰王子騰的赫赫軍功,故謂之武烈,屬於除了單諡武字及武忠之後的第二等美諡。

  內閣及大都督府的幾位重臣曾提出不少其他的諡號,如敏、獻、肅等通諡。按王子騰早年給當今皇帝添的堵,能得到這等賜諡已經是極好的事了。

  但太子還是在沉思許久後,給予了王子騰更高更公正的評價。

  不提王子騰南征北戰替皇帝老爺背下的黑鍋,就憑他平西寧府、西域之亂,伐倭是敘功第一,為國朝平定內亂、開疆拓土,最後落下一身的傷病。

  便是這一次被他侄子氣死,那也是因其帶兵上戰場落下的隱患。

  所以,在劉弘看來,政治鬥爭相比國戰,王子騰立下赫赫戰功,就該得此身後名。

  當內閣首輔林如海親自攜封贈聖旨走下馬車時,原本還在觀望不敢前來祭奠的文臣武將都被驚呆了。

  誰不知道王家與林家之間的恩怨,沒想到林如海會親自過來……

  “臣賈璉(薛蟠),代嗣寧遠縣侯王霽叩謝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仁這會估計還被吊在刑具上挨鞭子,王家又已經分了家,嫡支就兩歲大的王霽披麻戴孝,接旨的事只能是侄女婿賈璉、親外甥薛蟠代其接旨了。

  宮中的態度已經極其明顯,都督府與禮部也派了人前來幫忙處置喪儀之事,這讓那些觀望的人家唏噓不已。

  “太子仁義啊,想當初王子騰就差明著跟陛下唱反調了,沒想到竟會得了武烈的美諡。”

  “早年前傳言今上刻薄寡恩,可這些年下來我算是看明白了,今上之心胸,太子殿下之胸懷,比天高,比海深吶。”

  “不過林相竟然會過來,的確是出了我的意料……林夫人的死,傳言與王家那位嫁去榮國府的二夫人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說,這件事就是王子騰指示的……”

  在賈璉、薛蟠的陪同下,林如海走進了剛剛搭好的靈堂。

  因王子騰是黎明前過世,故今日只是小斂,只用白孝紗布隔開。

  林如海執香祭拜,靈前孝子賢孫回禮拜之。

  看到兩歲大點的王霽還在好奇的四處張望,林如海只覺這些年與王家的恩恩怨怨頗為可笑。

  爭了一輩子,鬥了一輩子,何苦來哉?

  “奉太子令旨,王家可不降等承襲寧遠縣侯一代,爾等今後好好教導哥兒,莫讓他走了王仁的老路!”

  賈璉代行回禮,拜道:“臣代王霽叩謝皇恩,必謹遵大相公教誨,絕不敢懈怠半分。”

  “臣(臣婦、臣女)謹遵大相公教誨,絕不敢懈怠半分。”

  王家親眷眾人紛紛下拜,謝恩領旨,拜謝相爺的教誨。

  這時管家進來,說是各家前來祭拜的人已經陸續來了,故而林如海也沒有多留,只是叮囑賈璉、薛蟠仔細看顧,便帶著賈琮走出了寧遠侯府。

  一路上,賈琮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像是鎮國公府等開國勳貴家族的來人,應該是摸清了宮中態度後第一批趕來的。

  不管生前是否有齷齪,王子騰人都死了,總是要來送一程的。

  馬車緩緩前行,林如海掀開了車簾子,看著車外陸陸續續經過的車馬感慨道:“看到了吧,王子騰的算計終究是成功了。”

  “賜諡武烈,並下旨其子孫不降等承爵一代,追贈哀榮,彰其軍功,並賜享太廟、忠烈祠,王子騰的算計,確實是成功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