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

  時任司禮監掌印懷恩認為汪直前往必然生事,遂提出派大臣前往,得到馬文升迅速響應,時人稱懷恩為賢監。

  懷恩對汪直早已經是心生怨恨,而今自然參與進來,不斷尋找機會到憲宗面前搬弄是非。

  憲宗對朝堂慢慢感到失望,此時已經沉迷於修道,面對不斷被攻擊的汪直,最終同意將汪直貶為調往南京御馬監掌印太監。

  在那個時候,朱見深大概只是想要讓汪直離開這個鬥爭的漩渦中心地帶,保留著將來再重用汪直的念頭。

  只是文官集團並不打算到此停手,而是選擇對汪直繼續窮追猛打。

  御史徐鏞上疏,彈劾汪直有欺君罔上之罪,將還沒有到南京的汪直再貶為南京奉御。不久,右都御史和副都御史屠滽聯手繼續彈劾汪直,結果被罷職奪俸,黜為閒人。

  在成功扳倒汪直後,另一個作戰派同樣要遭到清算了。

  他們對付王越無疑要簡單很多,王越並沒有太多的聖眷,偏偏還喜歡作詩。作詩怨望是他們所能拿到的罪證,但足以讓王越威寧伯的官爵,謫居安陸。

  大同有史以來最強的帥將二人組自此分崩離析,王越和汪直鎮守近兩年都平安無事的大同,不出意外是要出事了。

  在汪直走後,他們換上了一個很聽話的太監蔡新,跟同樣聽話的大同總兵許寧和巡撫郭鏞負責大同的邊防。

  僅是一個月後,韃靼小王子進犯大同,僅以十人便將總兵許寧和監軍蔡新誘伏,戰死一千多人,大敗而歸。

  只是這場失利並沒有結束,雙方交戰十次,許寧退而不敢再戰。小王子沒有了威脅,便在大同周邊擄掠財物和人口。

  在這場敗仗之後,更精彩的部分上演了。

  這幫口口聲聲忠君愛國的文臣面對這場敗仗,得知大同軍竟然戰亡兩千人,而邊地大量財物和人口被搶掠,他們竟然選擇了隱瞞此事。

  兩千人孤魂和大同邊民被洗劫,竟然成為一樁秘事。

  直到將近一年後,大同巡按看到總兵許寧和監軍蔡新還在遵循求和派的官員逼迫邊軍和百姓修邊牆,終究還是選擇密報此事給明憲宗。

  至此,大同戰敗一事才公開於眾,而憲宗亦是勃然大怒。

  按說,犯下重罪的總兵許寧和太監蔡新當斬。只是兵部以兩人初任為由,蔡新僅僅連降三級,而許寧只是閒住。

  在求和派的官員看來,大明的兩千孤魂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能繼續安享太平之福即可。只是汪直對大同戰亡的將士是有感情的,而王越更是早已經將很多將士視為手足。

  雖然殺人者是蒙古小王子,但害死那兩千名將士和邊地百姓,實則就是那幫一心追求同享太平之福的求和派,蔡新和許寧更是該斬。

  這一樁陳年之事,其實宛如一根刺般,一直紮在王越的心頭上。

  王越並沒有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露出來,而是將目光落在那座刑臺之上,足足一百位官員已經排列整齊,正在等候著他下令行刑。

  “嗚嗚……本官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