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

  “張尚書,你執掌兵部應當知曉朝廷的軍費幾何,因為區區一千兩便中斷此次剿寇,不知你可有計算過其中的得失?”朱祐樘深深地望一眼這位兵部尚書,便是進行質問道。

  雖然他不能罔顧國法,但亦得考慮大局。

  南贛的問題如果放任不顧,將來的花費是要以百萬兩計算,更是讓無數百姓慘遭流寇之苦。而今因為這區區一千兩便半途而廢,這是讓他根本無法接受的。

  現在他可以同意對王華進行調查,但絕對不會同意不問青紅皂白便將王華逮捕到京城,這個做法簡直就是撿芝麻而丟西瓜。

  在他的心裡,即便王華真將那一千兩拿了,但如果王華能將南贛的流寇問題解決,仍舊是一筆十分超值的買賣。

  “陛下,你此番言論錯矣!”

  正是這時,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

  眾人不由得暗自一驚,當即紛紛扭頭望過去,發現竟然是吏部左侍郎徐溥。

  徐溥知道是時候親自出馬了,當即便出列地道:“陛下,你在東宮之時,臣便有說過:不可因小義而失大義!今王華剋扣一千兩兵餉固然不算多,但大義跟剋扣兵餉的金額無關,而是跟是非公論有關。即便王華剋扣一兩兵餉,亦得即刻將他解押來京候審,而不是計算利益得失而讓奸人逍遙法外!”

  “徐侍郎,你這話言過其實了吧?陛下的意思是派遣人員前去調查,何時是要讓王華逍遙法外了?”李裕看到徐溥跳出來,當即便針鋒相對地道。

  “徐侍郎,你用詞還請嚴謹一些,我們刑部可還沒有給王華定罪呢!”刑部尚書杜銘看到徐溥對皇帝不敬,亦是進行糾正道。

  徐溥的臉色頓時一沉,只是論到辯論能力壓根不懼怕這兩個草包,當即據理力爭地道:“王華剋扣兵餉一事已經由多名地方重要官員證實,而江西巡撫李昂當年發官倉千萬石救濟災民以十萬計,乃我大明難得的賢臣。今上疏揭發王華剋扣兵餉一事,絕非無的放矢,今朝廷當速辦王華才是大義!”

  “速辦才是大義,這派人到地方審案又有何不妥?”戶部尚書李嗣十分理解朱祐樘的經濟賬,當即便冷哼一聲道。

  徐溥此次是有備而來,當即便是淡淡地道:“剛剛張尚書說了,王華並非普通官員,而是一地巡撫!若是朝廷縱容王華繼續主政地方,若是他看到事敗而狗急跳牆,亦或者繼續剋扣誘發贛州新軍不滿,鬧出兵禍由誰來擔此責呢?”

  “你休要在這裡危言聳聽!按你所說,凡是巡撫犯事便要解押赴京候審嗎?”兵部左侍郎何琮亦是站出來反駁道。

  卻不等徐溥說話,旁邊的兵部尚書張鎣便是淡淡地道:“成化二十三年,甘肅巡撫被人檢舉貪墨和遼東巡撫將冬衣以次充好,不都是將他們直接押解回京的嗎?”

  這……

  李嗣等官員聽到這個例子,當即意識到人家是有備而來。

  “話雖如此,但王華今在南贛剿流寇,不宜臨陣換帥!”兵部左侍郎何琮敗下陣來,但還是堅持觀點地道。

  徐溥對何琮很是不客氣,當即便說過教地道:“有錯不糾,大明何以大治?何況王華到任至今,可有何建樹?朝廷派遣翰林官下地方出任巡撫並非常例,今事情已經證明王華並非軍事之才,即便不將他押赴京城,亦要別擇賢臣擔任南贛巡撫!”

  一時間,大家被駁得啞口無言。

  其實事情確實不利於他們這邊,王華到任並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軍事才能,偏偏還被捅出扣剋兵餉一事。

  最為詭異的是,按說王華怎麼都該上疏自陳以示清白,只是現在通政司那邊始終都沒有動靜,似乎已經默認他的犯罪事實了。

  “陛下在委任之初,便已經言明給王華一年時間,如今便要論成敗!徐侍郎,你未免是操之過急了!”李裕看到徐溥要揪王華的戰果,當即便淡淡地提醒道。

  雖然王華至今確實沒有剿寇的成果,從目前的表現並沒有體現出半分的軍事才能,但朝廷任命之初便給予王華一年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