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二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


                 大明現在最高的決策機構其實就是朱祐樘所主持的閣臣和六部官員的最高會議,不論是國家戰略還是重要的人事任命,通常都在這裡進行決策。

  在不經意間,重要的人事任命悄然轉移到這裡。

  雖然朱祐樘已經漸漸摒棄英宗朝所制定的九卿廷推,但現在最高決策會議終究跟侍奉官制度有所不同,參會的重臣都擁有一定的參與權。

  特別從內閣到六部,現在都已經是朱祐樘的人,自然不會有人跳出來唱反調。

  正是如此,同樣是由皇帝最後裁定的人事任命,但朝堂已經鮮有反對的聲音,甚至重臣默默擁護著這種模式。

  其實最吃虧的是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和左右通政使等正四品以上的非六部官員,但這些人註定是翻不起浪花。

  在朱祐樘執政下的帝國,現在可謂是蒸蒸日上。

  遼東戰事只是本次會議的議題之一,除了參治島的朝明互市外,本次會議另一項重要的主題是敲定今年恩科鄉試的主考官的人選。

  朱祐樘為防止鄉試主考官和監臨官串連舞弊,決定打破選派鄉試主考官的傳統模式,卻是決定所有鄉試主考官均由京官出任。

  雖然京官前往偏遠的省份需要更長的時間和費用,像前往南昌需要將近五十日,但出於對選才公平性的考量,其實這種投入還是值得的。

  在場的重臣已經意識到偏遠省份科舉的弊端,甚至禮部尚書徐瓊和工部尚書賈俊特意望了一眼萬安,知道這個問題確實應該處理。

  現在看到朱祐樘看到鄉試的舞弊問題且提出解決的方法,除了佩服這位帝王英明外,自然同意了這一項舉足輕重的改革。

  吏部尚書等官員其實是樂意如此,畢竟是選派京官赴任,無形中抬升了現在京官的地位,特別六部郎中變得更加值錢了。

  隨著今天的議題全部結束,十六位重臣紛紛離開這位神聖的養心殿。

  自從新的行政中心設立在這裡後,君臣間的交流明顯變得更加快捷和高效,更是得到了重臣的一致擁護。

  “陛下說鄉試主考官不限於翰林,這真是難得啊!”

  “一些老翰林確實不宜長途奔波,宜以青壯官員為主!”

  “既要青壯又要德行優良,這樣的官員恐怕不好找啊!”

  “別天天想著談資論輩,要多給後輩機會,他們未必差!”

  ……

  萬安和劉吉到外面的新閣中票擬奏疏,其餘十四位六部堂官便是從西苑門離開,吏部尚書李裕等人顯得談興正濃的模樣,正在交流各省主考官人員的選派。

  “劉侍郎,請留步!”

  “劉公公,不知何事?”

  “陛下請你到聽潮閣!”

  “啊?還請劉公公引路!”

  吏部左侍郎劉宣是一個身形枯瘦的小老頭,突然被劉謹叫住,得知是陛下召見,當即便迅速整理衣容,而後對劉瑾做一個請的手勢道。

  由於原吏部左侍郎徐溥自縊身亡,吏部右侍郎劉宣順利遞補為吏部左侍郎,成為吏部衙門的第二把手。

  只是謙虛和恭慎彷彿融入骨子一般,這位素來低調的吏部侍郎一直保持對朱祐樘的忠誠,特別看到朱祐樘將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條更敬重有加。

  “請!”劉瑾並不是一個持寵而驕的太監,當即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聽潮閣就在太液池東岸那塊凸出的扇形區域,原本是芭蕉園,但現在已經變成一處臨湖而居的走廊和閣樓。

  時值夏季,這裡的湖光山色、樹木鬱鬱蔥蔥、花草五彩繽紛,藍天白雲正倒映其中,這裡簡直是一處仙境。

  朱祐樘雖然僅僅是十八歲的年輕人,但整個人越發的成熟,頜下已經生出稀疏的鬍鬚,那雙眼睛越發的深邃。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他的愛好並不多,而釣魚便是其中一項。

  他每日閒時都會在這裡垂釣,原本想要讓藩金釣和青月一起垂釣,但這兩個女人對釣魚並沒有什麼興趣。

  儘管已經是黃昏,但天氣還是有些悶熱,故而兩位漂亮的宮女正在扇著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