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二百二十九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


                 奉天門前廣場的文武百官亂作一團,紛紛好奇地朝張貞的方向進行張望。

  前面的官員只能看到張貞倒下,後面的官員墊起腳跟或直接蹦起,仍舊壓根無法看到張貞具體的狀況。

  坐在龍椅上的朱祐樘已經被慌張的力士護著,只是朱祐樘近距離地看著張貞朝右側的石獅撞上去,亦看到張貞撞得頭破血流。

  在這一刻,他其實意識到自己可能對詞臣逼得太狠了。

  自登基以來提拔了不少官員,但唯獨是詞臣的權勢不增反減,不僅慢慢被排除決策圈外,而且連他們苦熬幾十年資歷都可能換不來榮華富貴。

  面對自己這種風格的皇帝,想必這幫詞臣內心是絕望的。

  他雖然不清楚張貞是什麼心理,但此人想必是抱著極大的期待還朝,但現在連翰林學士都難出頭,一個小小的從六品翰林修撰更不可能有獲得重用之日。

  至於張貞上演這一場死諫,倒是讓人完全想不到。哪怕再響亮的聲名,亦不至於拿自己生命開玩笑,而印象中本朝還沒有哪位官員這麼幹過。

  王相親自上前查探張貞的鼻息,面對朱祐樘詢問的目光,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死了?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看到張貞竟然真的死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有明以來,這算是頭一遭。

  現在這位年輕的皇帝讓這一位大明最有名的賢者一頭撞死在這場朝會上,這不僅會激發士林的憤慨,而且還得在史書上留下罵名了。

  一念至此,大家紛紛同情地望向朱祐樘,如今大明王朝可以說是蒸蒸日上,結果遇上了這種敢於死諫的直臣,還真算得上是倒黴了。

  朝陽已經升起,金燦燦的陽光落在這偌大的奉天門廣場前。

  死?便死吧!

  朱祐樘聽到撞擊的聲音便已經有所猜測,現在看到張貞真的死了,心裡卻沒有半點惋惜,亦沒有後悔自己的立場。

  或許在這幫賢臣看來,可以繼續犧牲西南邊民的利益來換取和平,甚至創造可以吹捧的弘治中興。只是此舉其實是保護官紳階層的利益,邊民需要忍受異族的不斷欺辱,普通的百姓仍舊只能慢慢淪為官紳家裡的佃戶。

  至於斬殺汪直同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汪直的手段雖然不顯光彩,但出發點卻是為了大明的利益,是要從劉大夏的口中追回屬於大明朝廷的安南檔案。

  且不說汪直根本沒有罪,若是兢兢業業替自己辦差的忠臣都要斬殺,那麼今後又會還有誰肯替自己賣命呢?

  朱祐樘冷眼看著地上的張貞,堅持發展經濟和軍事的道路並沒有產生動搖,便輕輕揮手讓人將屍體抬下去,同時宣佈退朝。

  “止戰事,斬汪直,起沉痾,廣用賢,致中興,請陛下納諫!”禮部左侍郎劉健看準時機,帶領一眾翰林官跪下來。

  這……

  吏部尚書李裕等人面面相覷,發現這幫翰林官員似乎密謀已久,跪下的翰林官員竟然已經有十人之多。

  皇權在很多時候都是至高無上的,但其實一直受著官權的制約。

  “自今日起,誰再敢請止戰事者,即刻逐出朝堂,舉家謫居邊地!”朱祐樘壓抑心中的怒火,當即便下達旨意。

  雖然翰林院出了不少賢臣,像楊士奇、楊榮和楊溥一直都是文官集團所津津樂道的賢相,但自己並不需要力求共享太平之福的賢臣,而是要能夠真正踏實做事的官員。

  翰林官確實有很多清廉的清流,但頂著一個鐵飯碗在這裡混著十幾年,功績還遠不如一個兢兢業業處理事務的知縣,結果竟然還恬不知恥地想要入閣拜相。

  即便張貞撞死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亦不可能重用這些空談的賢臣,反正現在自己註定揹負昏君的名頭,不介意好好給這幫翰林官員上一節暴君課。

  這……

  禮部左侍郎劉健等詞臣沒有想到朱祐樘還是這麼剛,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他們其實都不喜歡朱祐樘這種不重用賢臣的帝王,只是跟被逐出朝堂相比,發現還不如繼續呆在翰林院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