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七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


                 御書房,落針可聞。

  雖然人終究有自私的一面,但很多文臣一開始都有一顆“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心,只是往往敗於虛偽的現實罷了。

  如今大明王朝迎來這麼一位英主,他們哪怕不為自己的前程考慮,亦想要親眼目睹華夏的盛世,甚至還想要參與其中。

  現在朝廷面臨妥善安置百萬級災民的大難題,只是古往今來都沒有解決這個頑疾的良方,正如刑部尚書何知新所說的自生自滅才是王朝最常見手段。

  偏偏地,在場很多人跟戶部右侍郎吳裕差不多的心思,卻是相信這個難題仍舊難不倒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

  出來了!

  戶部尚書李嗣看到出現在閣樓護欄邊上的朱祐樘,眼睛不由得閃過一抹興奮。

  經過諸多種種,現在越來越多的重臣被皇帝的智慧所折服,所以心裡期待弘治能拿出方法破局。

  在以往,賢臣之所值錢,那是因為皇帝事事要依仗他們。只是現在的弘治帝簡直就是一位妖孽皇帝,他們最大的作用是“少空談,多實幹”,將皇帝的決策貫徹下去。

  不論是整頓鹽政上的果敢,還是用刁民冊助推清丈田畝上的智慧,亦或者軍政上的主抓精兵能將都透露著這位帝王的執政智慧。

  現在安置百萬災民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們相信在這位英主的主導下,未必不能迎刃而解。

  “瘋了吧?皇帝能破這種難題,真是病急亂投醫!”

  刑部尚書何喬新跟眾臣的心思不一,看到這個踩狗屎運的戶部右侍郎竟然意圖求助皇帝,心裡不由得一陣鄙夷。

  雖然他承認這位皇帝登基以來做得還算不錯,但並不見得朱祐樘多麼優秀,僅僅只是朱祐樘是一個剛愎自用的皇帝罷,加上起用的王越和汪直兩條瘋狗。

  要是自己在他的位置上,絕對比朱祐樘強十倍,啟用王恕、馬文升和劉大夏等賢臣,這天下必定大治。

  至於自己都無法解決的難題,這個小皇帝自然不可能破解,純粹就是在鬧大笑話。

  朱祐樘剛才在樓閣上接受美人伺茶,稍作猶豫便走到護欄前淡淡地道:“既然如此,那便即刻開戰吧!”

  開戰?

  禮部尚書徐瓊等官員面面相覷,卻是一時間凌亂了。

  明明大家正在討論河南百萬災民的安置問題,結果皇帝突然說要開戰,似乎是答非所問。

  至於皇帝口中的開戰無疑是指屯兵遼東的大明將士血洗建州女真,只是現在國內出現重大災情,此時不是更應該休戰嗎?

  “果然,這小小的戶部右侍郎不靠譜,這位已經大權在握的帝王簡直是戰爭狂魔。明明大家正在商討安置百萬災民,結果硬生生扯到遼東戰事,這皇帝想戰想瘋了吧?”刑部尚書何知新是心在曹營心在漢,面對朱祐樘不靠譜的回答,卻是暗暗進行腹議。

  “陛下,可是要征討建州女真?”吏部尚書李裕試探性詢問。

  朱祐樘輕輕地搖頭,致使下面的重臣當即一愣,卻是沒有想到竟然猜錯了。

  朱祐樘的眼睛炯炯有神,顯得語氣堅定地道:“錯矣!吾天朝百姓為上國之民,今建州女真內附而多不忠,數次向朝鮮獻媚足見其狼子野心,先帝曾言絕其種類。今朕不願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此次是要蕩平建州女真,收歸我大明舊地以安我大明百萬災民。”

  啊?蕩平?

  內閣首輔萬安等人傻眼,不由齊刷刷地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就在他們苦苦思索如何補貼百姓,讓百萬百姓重獲生計,結果這位皇帝跳出了“國門”,卻是將目光落向建州的肥沃之地。

  建州女真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之所以正在向半農耕社會過度,正是得益於建州得天獨厚的土地條件。

  若是能夠將那塊肥沃的土地收回來,再興修水利,還真是安置百萬災民的好去處,讓百萬受災的百姓不至於淪為奴婢或餓屍荒野。

  朱祐樘不管下面的沉默是什麼心思,卻是知道重要的事情還得自己這位皇帝親自拿定主意:“朕非好戰之君,然壯我華夏,外則商通四海,內復我華夏之地。青史罵朕暴君亦罷,今建州非征討,而是蕩平建州、復我華夏舊地,諸卿可願助朕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