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五章 著眼田間,興衰在農


                 不論是帝國都城,還是這一座神秘的海島,這裡的故事離普通百姓太過於遙遠。

  同樣的十月,弘治三年迎來了秋收,普通百姓在意的是自家田裡的收成,下半年辛苦的勞動成果。

  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

  今年下半年江南風調雨順,坐擁四十畝良田的徐裡迎來了一場大豐收,每畝得糧1.5石,共計60石糧。

  正稅扣除三十分之一,除去各種雜項後,家裡還剩下糧食50石,脫殼成米40石。

  只是徐家供養一個花銷很大的讀書人,家裡又有著近十口人要養,所以仍舊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今年是豐年不假,但家裡這麼多張嘴,徐輔還得專心讀書,所以大家別想著添加新衣裳了。咱們將一點糧食攢下來,只有家裡有糧,心裡才能不慌。等將來徐輔讀書有出息了,咱們的日子自然就可以吃香喝辣了!”

  徐裡作為家長有著自己的處世之道,其實主要是從父親和爺爺那裡繼承下來的思想,在晚餐時對幾個兒子和兒媳叮囑起來。

  雖然40石糧看起來很多,但豐年米賤,換的銀子並不見得會增多。何況一家十口消耗的米糧並不是小數目,加上油鹽醬醋都需要花銷,其實亦是平平淡淡過日子。

  由於這時代的生產力低下,一些山地並不適合種水稻,即便中產之家其實日子同樣過得緊巴巴的。

  一旦供養讀書人,他們家裡簡直是開啟了一個無底洞。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很多江南殷家的家庭並不短視,他們知道唯一出路是供養一個進士官,不僅得到朝廷的優免,而且想要藉著權勢的力量一步登天。

  正是如此,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平實,但亦擁有著飛黃騰達的希望。

  廣東布政使司,雷州府海康縣。

  由於整個雷州半島受到颱風的影響,今年秋季的收成欠佳。

  坐擁三十畝田的康大海擁有一張飽經風霜的老臉,看著曬穀場的收成顯得憂心忡忡的模樣,嘴裡的檳榔咀嚼了一遍又一遍。

  正常年份的畝產四百斤,但今年受到連續颱風的影響,僅僅只有往年的一半,共計產量是六千斤。

  正稅需要扣除四百斤,加上官府的各種雜項,家裡能得到的糧是14石。

  康大海將嘴裡的檳榔吐掉,唾沫已經變成血色,這14斤糧僅僅只能持續他們一家的生計,而今年休想買肉過年了。

  “今年的年份不好,所以到明年春收都要省著吃,油鹽能少放就少放。等到換糧有節餘,我會買條魚乾回來做年晚餐,年年有魚嘛!”

  康大海在晚飯的時候,亦是將自己盤算的計劃說出來,而這種持續生計的方式已經持續了幾代人了。

  豐年吃肉,平年吃魚,災年吃土。

  由於土地肥沃程度存在差異,江南的百姓還能想著辦法供養子弟讀書發財致富,但偏遠地區的百姓更多是想著生計。

  若說他們的出路在哪,恐怕只能是偷偷溜到海上謀生,從事殺人越貨的勾當,進而擺脫這種勉強填飽肚子的生活。

  倒不是他們不想做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只是奈何辛辛苦苦耕種的收成擺在眼前,他們再勤勞亦是僅僅能填飽肚子,這種水稻的產量根本無法讓他們有節餘。

  河南布政使司,開封府扶溝縣。

  由於黃河治理還在持續,趙老實的田地受到洩洪的影響,剛剛長勢良好的莊稼突然被淹沒在河水中。

  他們一家子忙碌了小半年,雖然得到了朝廷的免稅,但自己名下的三十畝僅僅只得到了一千斤的糧食。

  “朝廷正在整治黃河,只要熬過今年,那麼明年咱們便能頓頓填飽肚子!雖然咱們現在是吃不飽,但總比背井離鄉要強,所以都忍上一忍,趁冬至未來,多到外面挖野菜儲糧過冬!”

  趙老實奉行的是先輩的艱苦奮鬥精神,雖然喝的稀弱整個人有氣無力,但還是進行發言鼓勵大家道。

  他們所處地區的土壤不錯,但奈何地處黃河之側,所以河患頻頻出現,時而豐年,時而又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