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百四十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


                 “爹!”

  “爺爺!”

  “郎中……快去叫郎中!”

  ……

  萬冀和萬弘璧看到萬安突然間口吐鮮血,知道現在氣急攻心已經讓病情雪上加霜,致使整個房間亂作一團。

  雖然現在萬家算是後繼有人,不論二代的萬冀還是三代的萬弘璧都已經以進士功名進入了官場,萬弘璧更是前途無量的翰林官,但萬安才是萬府輝煌的真正主心骨。

  一旦萬安真的轟然倒下,雖然萬府不可能瞬間沒落,但必定不會像現在這般風光無二,甚至還會遭到政客的清算。

  房間外面候著的幾個僕人聽到裡面的動靜後,亦是嚇得手忙腳亂起來。

  “爹,你一定要挺住啊!”萬冀是一個遵循孝道的孝子,亦是哭泣著抱住萬安喊道。

  萬弘璧的眼睛滿是淚水,此刻心中是滿腔的恨意,知曉罪魁禍首正是那一位道貌岸然的刑部尚書何喬新。

  一個重病垂危的病人突然口吐鮮血,即便是後世的醫療條件,亦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

  萬府今晚是真的亂了,對攜重禮而來的官員直接不再搭理,在一陣雞飛狗走後,總算將奄奄一息般的萬安放置在床上。

  卻不知是何緣故,京城的幾位名醫竟然是姍姍來遲。

  今晚的風顯得格外的剛烈,萬府後院中的一棵枯木顯得搖搖欲墜,整個宅子的房梁都傳出了吱吱的聲音。

  阿啾!

  正在乾清宮東暖閣查閱情報的朱祐樘沒來由地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鼻子,然後若有所思地朝西南方向望過去。

  何喬新在國債上的出爾反爾讓人頗為意外,但不能算是匪夷所思,畢竟這種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著實是太多了。

  若這幫賢臣真像他們嘴裡喊的那般為天下蒼生,那麼王朝便不會頻頻更替,從儒學創立至今仍舊是人吃人的社會。

  只是何喬新膽敢跳出來阻礙國債發行,不論他是抱著什麼樣的目的,這位刑部尚書都需要付出代價。

  不過隱隱間,他心裡始終不得安寧,總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

  次日清晨,金燦燦的陽光灑在古色古香的北京城上,呈現著一幅美好的畫卷。

  若是這世間沒有爭鬥,若是這朝堂沒有那麼多的陰謀,若是這政客沒有那麼多的貪戀,這個沒有受到工業汙染的世界顯得是那般的美好。

  只是這是一個註定爭奪的時代,而都城更是不可避免的充斥著種種陰謀,矛頭甚至指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萬閣老吐血了!”

  “活該,那個紙糊閣老早就該死了!”

  “呵呵……禍害遺千年,恐怕不會這麼容易死掉!”

  ……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萬安被氣得吐血的事情傳了開來,只是落到清流和文人雅士的耳中得到的全都是嘲諷的聲音。

  按說萬安是地地道道的詞臣出身,並沒有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怎麼都算得上是兢兢業業的大明官員,他們犯不著如此攻擊這麼一位首輔。

  只是在某些人的眼裡,萬安作為首輔對皇帝唯唯諾諾便是最大的原罪,是他們文官集團最大的敵人。

  何況萬安不僅對憲宗如此,對現在的弘治帝更是應聲蟲般,所以大家早已經將萬安視為了肉中刺。

  京城的輿論似乎遭到控制一般,卻是紛紛對病危的萬安進行攻擊,甚至有一位舉子還在門前燃起鞭炮慶祝。

  臘月二十三定為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殺雞,二十八蒸饃,二十九打酒,大年三十包餃子。

  今天已經是大年二十八,民謠有云:“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蒸饃的寓意是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

  大明皇宮遵循民間蒸饅頭的習俗,所以同樣蒸了一大筐饅頭。

  朱祐樘象徵性地吃了一個,其餘跟往年一般,將饅頭分給內閣和六部堂官,另外還有身份特殊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

  不論外面的聲音如何聲討萬安,但萬安仍舊得到了皇帝的恩賜,而朱祐樘仍舊十分重視這位兢兢業業的老首輔。